五月有点小忙,小两口手底下都有马上要高考的学生,苑艺这个月也来找纪念补课了,江漫更忙,周末俩人也没休息一直在上课,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时间那就是在补觉,随着气温的升高惹的人心也开始躁动,在一切手续都办好后以及领导以各种理由不放人的时候,纪念收到了某影视公司发来的邀请,《九岁》要改编成影视剧了,这对于纪念来说肯定是好事儿但是她现在没什么经历去管,而影视公司这边又希望纪念能参与制作,所以表达的很含蓄但也很直白的说明了现在自己的情况,而那边也很理解,想跟纪念合作的是个女导演叫谭清,这个名字纪念很喜欢,一听就是小说女主的名。通过种种渠道,纪念加上了谭清的联系方式,谭清说先选演员,毕竟一个好的作品不怕时间的研磨,纪念想,既然不着急,那就先选演员,等她到了D市,一切稳定之后,再考虑进组的问题。
五月拽着它的小尾巴一蹦一跳走了,六月来了。
山城的学子们踏上了考场,而纪念和江漫无一幸免,去监了考。
监考是一种折磨,高考监考更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折磨。一中学生所在的考点是一中和二高,纪念被分到了二高,江漫在一中,监考这几天,江漫很痛苦,她把自己的前世今生都想了一遍还没到点,纪念满脑子都在想她的小说情节,要开文了,但是还没有什么头绪,她在想和江漫的初见,一个很平常的星期六,但是要上学,甚至她和江漫的第一句话都很正常,怎么到最后就发展成了情侣呢……她的初吻在她16岁就给了江漫,这么写读者会相信吗?她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最后决定还是按照之前设定的写,把她和江漫的故事原封不动的写出来。
纪念的记性很好,而且有随时记东西的习惯,她的备忘录像一个日记本一样,这些年写的,她都记着,她和江漫的一些小细节也记在手机里。纪念就这样想了三天,在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后送答题卡拿到手机后她就开始挑日子开文,这是x绿的同事告诉她的,写文之前得选日子。
六月初的某一天,纪念算好了日子,一大早上就在电脑面前神神叨叨的,又是拜天拜地,又是上香的,连暖暖都忍不住问江漫:“妈妈,这难得的休息日,小妈没睡懒觉,在做什么?”
江漫不好跟暖暖讲那么多,只说:“你小妈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写文章。”
暖暖:“她在用脑电波打字?”
江漫:“这……她在用脑电波思考,行了快吃饭吧,一会送你去上课。”
纪念开文的消息她自己还没讲,远在深圳的孙淇淇就发现了,孙淇淇扯着嗓子喊:“我去大姐,你又开文了?”
纪念那会刚到学校准备上课,:“嗯,咋了?你这么早就起床了?”
孙淇淇:“我去,我一打开APP就有提醒‘你收藏的作者半夏开新文了,赶紧去看看吧!’我就立马看了,诶不对,你这是续写?”
纪念:“算是吧,五年前写的《九岁》读者说太虐了,我想着正好五周年给发点福利吧,也算是把自己的梦圆了。”
孙淇淇:“你这本改名叫了《第十六年》等等!那是不是说明你要……”
纪念:“哼,我想什么你都知道,还用我说吗?你和悦悦都来收藏就好,对了,《九岁》要影视化了,有制片方来找我了。”
“咚咚!”
纪念:“进。”
“老师,这些是您批完的是吧?我先拿回班里了,书也一起给您拿下去吧。”
纪念:“嗯,好,谢谢。我先不跟你说了,去上课了。”
孙淇淇还在蒙圈状态下纪念就挂断了电话。
6月21号夏至,星期三,纪念和江漫双双签下人才调转的协议,与一中解约。户口也就自然迁到了D市,暖暖的学籍也到了L大附小。
下个学期,一中又要走七位老师。这件事已经在学校传遍了,但至于哪几位走学生们还不知道。
一切准备就绪,江漫也在网上看起了房子她和纪念决定现在住的这个房子先租出去,因为家具什么的都挺好的,又是高档小区,地段好,楼层好,采光好,不愁租不出去。江漫看了好几天网上的房子,一直找不到心怡的,L大和附中那边说了会提供宿舍,但是纪念觉得并不靠谱,还是租房子比较方便一些。
对于像这样的家庭来说找一个房子很简单,但纪念比较挑,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需要一个很大的书房,而江漫也需要,也就是说需要两间书房,再加上暖暖的房间和她俩的房间,四室两厅两卫,太难找了。陈敏听说了她要找房子的消息,联系到了她的好姐妹杨杨,纪念叫她杨姨,曾经定居在D市二十多年,后来女儿生二胎去了深圳,但是这边的房子闲着,陈敏没去过她家,只知道她在D市的房子没卖,定期有人打扫,一问地址才知道就在L大附近,开车十分钟就到。
陈敏就把杨杨的联系方式给了纪念,让纪念自己联系。
杨杨:“念念啊,那房子你们就住就好啦,不用交钱的,我那个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纪念:“杨姨,这不行的,虽然您跟我妈是好姐妹,但是这个租金还是要交的,这样……”
纪念好一顿沟通,最后和杨杨敲定了一个合理的价格。
纪念这么快下决定的原因就是这个房子真的很适合她们一家三口住,这套房子是在L大附近的一个小区,是复式结构,也就是两层,一楼有一间书房,两间卧室和两个洗手间,二楼做的是半开放式,杨杨喜欢喝茶,一半就设计成了品茶的茶室,另一半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束缚,杨姨的爱人是做设计的,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工作。纪念看着杨杨给她发的照片,觉得只要轻微改造一下就能住进去。杨姨年初才去的深圳,家电什么的都还能用,茶室啥也没剩,书房杨姨爱人的工作桌也搬去了深圳,二楼现在挺空旷的,江漫觉得可以把茶室改成客卧,有朋友来了正好能住下,书房再买一个桌子就行。杨姨家整体装修风格是中式,古色古香的,家具什么的用的也是好材料,两间卧室都很大,最主要的是有很多柜子,可以收纳很多东西。
由于学生们还没期末考,所以小两口决定等期末考试结束后她俩再开始往D市搬东西,钥匙在邻居手里,纪念和江漫从六月中旬就开始把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寄了过去,等七月初纪念先去整理。
纪念和江漫有两台车,但是江漫那台车该换了,所以就卖掉了,D市有地铁,一台车就够了,这边的车库都是租的,到十月初到期。小两口细数着日子,上班,上课,批作业,备课,开会,打包货,有点忙,但是她们知道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