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文德皇后传 > 第28章 请缨

第28章 请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周武王会师诸侯,东出函谷关而夺天下之后,关中地区便被视为中华王朝兴衰的命脉所在。

周末之时苏秦策划连横,首选就是秦国:“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而后果然秦得天下。

秦亡之后楚汉相争,项羽以关中为秦地之由,拒绝定都关中,而被刘邦抢占,终得天下。

《史记》更是盛赞关中之地:"背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

如今隋末混战,关中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杨玄感起兵,李密投奔,所出三计: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皇帝对抗;下策是攻打洛阳。

然而杨玄感却死磕洛阳,以致兵败,如今李密在瓦岗山起兵,依旧死磕洛阳,这真是一种宿命。

相较起来,李氏父子的选择就清晰很多,晋阳起兵之时,李世民就劝过父亲:“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

也是晋阳位置好,西上关中,除了隋军,没遇到什么大的起义势力做阻碍。

但这样的运气并不是一直都能有的,同样西上,只是慢了脚步的薛举就证明了这一点。

面对同样号称举兵二十万,且一路胜绩的这位西秦霸王,李渊也很头疼,刚刚入主关中,立马来了强敌,许多的关中老臣们都在盯着这场战争,也做好了随时改立山头的准备,这些他如何不知。

因此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但谁去打薛举呢?

他手里是真没人可用,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么千将易得一帅更难求,他手里这些人,多是将才而非帅才,而且他这样的初创政权,带兵之人非得是心腹不可,否则容易带兵跑路。

这么一琢磨,只能是他的三个儿子。

长子李建成无疑是最合适的,对方来的是长子,他派长子回击,情理之事。

但是他一提,大儿子就有点脸色发白,他心里叹气,也知道长子不是这块料。

但他下面俩儿子,一个十八,一个十六,年纪太轻,恐难服众。

李世民这边刚安顿下来,正在安排内兄回乡接妻子。

虽然不理解老爹为啥不直接称帝,但当个秦国公也不错,尤其是妻子也跟着当了国公夫人,有了诰命,他急切的需要把妻子接过来,跟娘子显摆一番。

但薛举大军来犯,这一行程只能搁置,眼看着人都要到渭水了,父亲还是没有派人回击,他跟房玄龄俩人一琢磨,就琢磨出里面的缘故了。

都不用房玄龄撺掇,他自个儿就去武德殿找老爹,主动请缨去了。

李渊狐疑地看着这个过分积极的儿子,考虑了一下,还是把其中利害说给儿子:“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不然咱们一家子就得打包回晋阳了。”

任务越艰巨,李世民越兴奋:“您有什么不放心的,扫渭北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带的兵,打大兴城的的时候也是我先带兵闯进来的,打个薛举而已,儿子手到擒来。”

李渊一想也是,他任命次子李世民为元帅,正面迎击薛举长子薛仁杲所率的主力大军,并派窦轨和司功参军姜謩出大散关,安抚陇右地方的百姓,以牵制薛举,配合李世民作战。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独立挂帅出战,他表现的相当出色,把薛仁杲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斩首数千级。

薛仁杲撤回陇右,李世民也一路追击到了陇坻,得有二百里地。

这给正在陇右准备接应的薛举吓得不行,干脆越陇逃走,问其属下道:“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

黄门侍郎褚亮说:“从前赵佗以南粤归降汉朝,蜀汉刘禅也出仕晋朝,近代萧琮,其家族至今仍在,转祸为福,自古皆有。”卫尉卿郝瑗说:“褚亮之言不对。从前汉高祖兵马屡败,蜀先主曾亡失妻小。作战本来就有胜负,怎能因一战不胜就言亡国之计呢?”

薛举也后悔其问话,便说:“不过是试试各位而已。”便重赏郝瑗,用他做谋主。

郝瑗建议与梁师都连兵,送厚礼给突厥,合兵并力,东逼京师。薛举接受此议,与突厥莫贺咄设共犯京师。

时逢都水监宇文歆出使突厥,劝说莫贺咄设停止出兵,因此薛举的计划未能成功。

这场大胜虽然没能彻底歼灭薛举,但也让李渊在关中站稳了脚跟,也膨胀了他的野心,他感觉自己可能是天命之子,打谁都能赢,本来想要徐徐图之的洛阳,此刻也想去试试。

关中已经暂时分了胜负,洛阳的局势还在相持不下。

洛阳留守是越王杨侗,皇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今年十四岁,只比关中留守的代王杨侑大一岁。

要不怎么说杨广是个政治天才,把自己的小儿子大孙子都打包带去江都,留两个最小的孙子留守最重要的关中和东都,这是多么合适的两个傀儡啊!

能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把一个欣欣向荣的统一帝国祸祸到濒临亡国,也是一种实力。

此时越王杨侗在城里,城外的是谁呢?前文提过的,由李密率领的瓦岗军。

大业十三年七月,就在李渊父子西上关中时,瓦岗军李密、翟让也在猛攻东都洛阳。

瓦岗军多次击败隋朝守军,洛阳求救的文书雪片般飞到江都。皇帝不得已,调全国各地精兵救援洛阳。

可以说李渊起兵如此顺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代王求救兵的能力不如哥哥越王。

在洛阳的各路援军中就有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劲卒二万人。由于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薛世雄在进军途中,于河间七里井意外地被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歼灭,皇帝任命王世充继任援洛大军的总指挥。

九月,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开仓放粮,起义军增加了二十多万。这时,瓦岗军有数十万之众,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