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车把式赶着牛车“咕噜咕噜”地行进在山道间。车上坐着两个孩子,一个是他自己的孙子,还有一个是小和尚孙子,另外就是一些村民托带的什物。到了隘口下两个孩子便跳下车跟在后面走,不一会便出了隘道来到山顶。两个孩子推推搡搡的嘻闹着,一个要上车一个则拖住不放,这个想上那个又拦住。车把式等在那说:“你们再闹我就先走了。”两个孩子嘻闹一会后才上车一前一后对坐在那。牛车还没走两步,车把式的孙子便对坐在车尾的小和尚孙子说:“你看,那头有个东西挂在那,好像是…”
小和尚孙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说:“是有东西挂在那,好像是书包。”
车把式孙子赶紧叫道:“爷爷,快快看,那里有个书包。”
车把式早听见孩子说的话,以为是孩子间的事,所以没当一回事。他急忙停车把绳子往树上一绕说:“在哪里?”
两个孩子同时指着那方向。车把式睁大眼睛同时不断移动脑袋在那片小树林搜寻,他终于看见了,说:“哦,是有一个包。”一边说一边往那边走,两个孩子跟在他身后。车把式一边往里走一边喊:“喂,里面有人么?”
这时小和尚孙子一声尖叫:“那里有个人!”
车把式不由得“啊”了一声,急问道:“哪里有人?”
小和尚孙子抖抖瑟瑟的指着灌木林说:“就…就在那!”
孩子毕竟眼尖,这时车把式孙子也看见了,说:“爷爷,是有个人。”
因为灌木长得茂密再加之眼力不及孩子好,车把式虽一时还没见,但他相信孩子是不会看花眼的,心想这事古怪了,那人不声不响的躲那里干啥?嘴里说:“快,我们过去看看。”
两个孩子猫着腰躲在车把式爷爷身后跟着走,眼睛却紧盯那地方。山里的孩子虽然自小胆大,但是在这从没有外乡人出现的山顶上冷不丁冒出个人来,自然惊吓不小。小和尚孙子的个子要比车把式孙子高,到了挂书包的位置时他已基本看清躺坐在那的人,他拉住车把式的手结结巴巴的说:“车爷爷,好像是那个城里医生,就是去年来过的那一个。”
车把式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时才想起开三轮的司机在交会时说的那一句什么话,因为三轮开的快,机器声音又响,只模糊的听到“有人来找…”其它就没听清。当时他转头问孙子,孙子告诉他好像说有人来找你。其实那人说是有人找你们村的小和尚。他想大概有人找他带什么东西,所以也就听过算过没当一回事,现在看来那一定是这个城里人了。他把形影不离的鞭子往腰上一插三步并作两步的奔过去,这回看清楚了,没错,是那城里人,一边不停的叫唤:“喂,城里人,你怎么了?”那城里人毫无反应。透过树叶的阳光像碎花一般的洒在他脸上,可是和去年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人形消瘦,脸色苍白,这是一种他不曾见过的苍白,好像他身上的血都被抽走似的。可是神情安详,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那种十分满足,十分惬意的微笑。
他赶紧俯身去探额头,热的,鼻孔的气息微弱但匀称。他把胸口的纸条拿起来交给小和尚孙子说:“上面说啥,念来听听。”
小和尚孙子说:“叫我爷爷给他找一个长…什么的…地方。”因为有些字还没学过念不出来。
车把式心里嘀咕,找个地方,那会是什么地方?他看到那两个药瓶便绕过去拣在手里端详,但看不出名堂,往鼻子下嗅一嗅微微有点药味。车把式毕竟是这个闭塞的山村中与外界交往最多,因而见过的世面当然也最多,他猛然想到会不会是那种吃了睡不醒的药?
这时车把式孙子拿着那新书包过来对小和尚孙子说:“这纸条上说是给你的,喏,你拿着。”一边把书包送过去。
小和尚孙子迟疑着不敢拿。
车把式把那两个药瓶塞进城里人随身带的小包里,然后对两个孩子说:“这事先放着回村再说,现在要紧的是赶快把城里人送到医院去。来,我抬前面,你们两个在后面抬脚。”
三个人合力把城里人抬到牛车旁,车把式让城里人靠着自己,吩咐两个孩子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放在路边。然后又合力把城里人抬上牛车。车把式不放心怕城里人滑下来,因而又拦了几道绳子。之后他又去城里人刚才躺过的地方察看一下,怕有什么东西落下。他把笔和两个药瓶盖子一股脑儿捡回塞入小包里,管它有用没用的先留着再说。他对两个孩子说:“你两个先回去告诉和尚爷爷,说那城里人在山上昏过去了,我送他去县城医院。哦…还有就是叫西头水根伯伯到山上来拿东西。”说完便点头示意两个孩子赶快回村子去,自己则解开牛绳要起步,这时他又想到一件事情,说:“等一下,把这纸条交给和尚爷爷,他或许知道城里人要找什么地方。”一边说一边掏出纸条交给孙子。两个孩子便依吩咐转身回村子去。
车把式从腰间抽出鞭子赶着牛车往山下去。现在的路不比从前,又是顺势下坡好走得很,牛的脚步“咯嗒咯嗒”地又快又稳,功夫不多便已到了山下的马路上。车把式装了一锅烟衔在嘴里一边抽一边想,要是能遇上马达三轮那去县城…。正想到这里,嗨,还真听到有马达声,于是赶紧停住站在路中央往弯道那边张望,等马达三轮转过弯道便挥手拦住那车,一看是认识的,就是早上和自己交会时说话的那个三轮司机。他上前和司机嘀咕了几句,司机便转身和后座的人嘀咕几句,车上的人二话没有便下了车。那司机走近一看说:“嗨,是他,早上就是我送他上山的,他怎么了?”
车把式说:“他昏倒在山上,得赶快送医院去。”
两人一起把城里人抬上三轮。车把式把牛车栓在树上并托咐路边卖菜的相识看管,机动三轮便“突突”的往县城去。到了医院便直接送到了急诊室。这里是全县最大最好的医院,新建的门诊大楼很是气派,还有港台地区捐赠的医疗设备和急救车辆,虽有“药材之乡”的称誉,但终因交通闭塞,所以一直就是有巢无凤的状态,好多设备只能闲置不用,有的甚至还不曾开过箱。不过随着这条通衢的诞生,大山和城市的距离一下缩短了,现在已有一些专业人才表明来医院的意向。首届中医药研讨会就在这家医院举行,院长也是中医出生,他陪与会的几位专家同行一起来到急诊室。车把式告诉他们说:“这位城里人自己就是医生,去年10月份他来我们村子采过草药,这次来是想让我们村子的小和尚给他找一个什么地方的,哎呀,那张纸条给带回村子去了。”他一边说一边从那小包里取出药瓶递过去,说:“这是捡回来的药瓶子。”
其中一位接过去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吁了一口气后便递给另几位。
车把式突然记起什么,便急着问道:“这药是不是吃了就睡不醒的?”
那专家一边点头一边说:“也不完全是这样,吃一二粒会助你安稳的睡一晚,吃多了就不行,甚至危及生命。”接着他又对车把式说:“你再看看包里还有其它没有?”
车把式便低头翻弄,嘴上在说:“这是笔,这是钱,这是身份证,这是…哦,还有个本本。”
那专家赶紧说:“快拿出来看看。”
车把式把那本本拿出来,原来是病历本。倪潇儒随身携带这些东西为的是告诉小和尚老伯,不要有什么顾虑,自己不是来历不明的人,因被“亚伯拉罕”缠住无法脱身,想到这里来长眠而已。几位专家传阅了一下,哦…原来是这病。从时间上推断已是晚期的后期,这是疼痛最厉害、最折磨人的时期,难怪会吃这药。幸亏发现早,因而对这药是有办法的并且立即着手处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可是对那病恐怕已是回天无力哟!几位专家相互谦让都不愿轻易表态,因为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中医药的药理药性,临床诊断并非是他们擅长的领域。院长心里清楚这一点,再则这病人本身就是医生,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他晃一下手里的病历本说:“这样重症的病人留在我们小医院治疗是不合适的,只会耽误他。我看还是马上给他医院打个电话,请那头派人过来再说,你们看怎么样?”
在场的人觉得还是这样稳妥因而都点头赞同,院长便回办公室去打电话。
车把式站在一边发楞,心想还是早点回去,因为医生的话他不太听得懂,只知道城里人得了病,医生护士进进出出不停的在忙,他一会往左让一会往右让的,留在这里只会碍事。他便和医生说他现在回村去,明天一早再来。
医生说:“老乡,谢谢你,多亏你及时送来,不然情况会更严重。”
车把式出了医院,破天荒头一次叫了辆马达三轮送他回山脚边,然后急忙赶着牛车回村子去。到了村子他便径直去小和尚家,此时小和尚家门口的那块空地上早围了一大圈村民。车把式便把城里人及医院的情况简要说给大家听,然后问小和尚道:“那城里人要你给他找什么?”
小和尚抚着垂胸的长须,眼望着西面那座山头,也就是以前师徒俩曾出家修行的地方缓缓说道:“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我师父曾经修行的地方!也是我师父落土安息的地方!”
车把式不由得“啊”了一声,嘴却张在那合不拢,过好长一会他才说:“听医生说,他得了什么病,他自己就是医生,城里又有大医院,到这里来干嘛呢?你说这城里人…”车把式看着小和尚,那嘴仍张开着。
“嗯…这个么…你想想,当年我师父抛却所有,栖身我们这样闭塞的山坳里,你说我们能参得透么?”小和尚叹口气后继续说:“庙里的人讲机缘,山里的人讲命定,人事由缘定,寿夭由命定。城里的人讲什么,我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城里人看得开,讲超脱吧!今天多亏遇见你,及时送他去了医院,看来是那城里人的寿数还未到啊!”
两人说定次日一大早便去医院看那城里人。这天下午起,小和尚家门口的那块空地上就没断过人,直到天黑以后飘起小雨,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慢慢散去。
王大林原本打算今天去那“药材之乡”看一看的,他很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收集一些中医药方面的资讯,无奈昨天下午市局来通知,说这两天省厅要随机选取几家区级医院调研,开发区医院已确定在入选之例,让安排好接待组织工作,因而他只好取消去那里的行程,同时立马给李院长打电话作了安排。次日上午安排好局里的事情后王大林便直接去了开发区医院,两人一坐定,李院长便开始汇报工作安排,说:“医院没有为应付上头的调研或检查搞什么突击行动,寻常怎么样,现在也怎么样,工作是靠平常做的,不是靠一时突击出来的。”
王大林十分赞同,说:“好好,这样才能体现医院的真实状态,要的就是这种不加虚饰的常态。”
谈起医院的工作那肯定少不了要说到倪潇儒,李院长说:“前几日他还回过医院坐了半天诊。那个年前招聘进来的余凤鸣对倪潇儒的印象好得不得了,还说就跟定他了,最后还强调一句,说反正局长和你院长都亲口答应过的。”
两人都笑了。王大林说:“我们有些日子没联系了,想过去看看他。”
李院长说:“吃过饭再去也不迟,食堂的人会打包送上来的。”
王大林说:“这样也好。”
不一会饭菜来了,李院长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吃饭吧!司机已在食堂吃了。”
两人便一边吃一边说事。饭毕后王大林说:“我现在就过去看他一下,如果医院里没什么事那下午我就回局里去。另外么…我想明天去那药材之乡看一看,这也是一次机会呀!要是倪潇儒身体恢复的尚可,我还想邀他一起,他一定是很乐意的。”
李院长说:“好的,你去忙吧,这里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不过有些事情等忙过眼下这事,哦…那就干脆等你药材之乡回来后再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