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赶回小山谷后,立即告知了徐滟嘉州府水源一事。
两人根据赵逸描述的现象,猜测瘟疫中可能掺杂着尸毒,或是这些尸体产生了某些病变,影响了瘟疫。
经过半个月的不断试验后,两人终于研制出了完整的医治瘟疫的方子。这期间,赵逸把之前在梁州府购买的所有药草全拿了出来,用来缓解梁州府的病情。
方子有了,药材也有了,感染瘟疫的百姓逐渐得到治愈。
看着重获新生的百姓,林芷对身旁的赵逸说道:“没想到你这次居然把仓库里的东西全拿了出来。”
她记得之前路过一个府城时,曾碰到一群被拦在城门口快要被饿死的流民,赵逸也未曾取出仓库里的一分粮食。
赵逸道:“梁州府不错。这里的百姓有生存的可能,他们只是因一时的不幸而陷入了危机。我解决了他们现在的困境,他们之后能长久地活下去。”
“梁州府的‘根’是好的。而之前的那些流民,即使我能帮助他们活过一时,但他们终究难以在这个吃人的世道幸存。”
林芷再次感慨:“知府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
赵逸笑了笑,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但我可不是慈善家,能免费地拿出这些东西。”
林芷听了后,装着没听到这句话。
她心里暗道,果然如此!她就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轻易地占赵逸的便宜,梁州府的知府也不行。
赵逸当然不是慈善家,他可是很有心机的政治家。
“怎么不接着问?”赵逸看着闷不做声的林芷,笑了一下,开口道:“我还以为你会好奇我的目的。”
她当然有些好奇,但是没听过好奇心会害死猫吗?
林芷只回了一句:“知道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你说不错。”赵逸没有否认。
……
虽然有了方子,但感染瘟疫后,即使被治愈,也有一些后遗症的存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反应也有所差别。
这时就需要林芷和徐滟,以及梁州府的大夫去逐一解决。
林芷现在依旧十分忙碌。
感染瘟疫的百姓实在太多了,即使赵逸拿出了在梁州府储存的药材,依旧不够一个州府的百姓使用。
知府大人正尝试着向附近的州府进行购买,但统一都遭到了拒绝。
之前火烧梁州府一事,基本都有他们的人参与其中,他们未能完成任务遭到了责罚,自然对梁州府没有什么好脸色。
有上面官员的命令在,那些药商也不敢把药材卖给梁州府的人。
梁州知府满脸阴沉,他不是不可以向更远的州府进行购买,但他能等,感染瘟疫的百姓不能等。
从感染瘟疫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太长的时间,即使有神医出手,也不能再压制百姓们身上的症状了,致命的瘟疫随时都可以在百姓们的身体里爆发。
这时,赵逸拜访了梁州府的知府。
“知府大人,我可以帮你解决药材一事。”
赵逸喝完一杯茶,随意地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开口。仿佛说的不是困扰知府许久的难题,而是在聊今天的天气如何。
梁州知府浑身一震,喜悦之情立刻涌上心头。但很快反应过来,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馅饼。他看着坐在一旁的赵逸,严肃地问道:“你有什么条件?”
赵逸也不否认自己有目的,直接开口:“之后我的人经过梁州府时,你不许阻拦。”
知府细想着他在小山谷见过的那些人,不多,赵逸完全可以带人混进来,所以,他指的……
知府想着心里的答案,浑身一震,但又立即收敛了情绪。带着一些不确定,问道:“你说的应该不是眼下的这些人吧?”
“自然。”赵逸点头。
虽然赵逸并未说将来会带什么人,但想到他的身份,想到他遭遇的一切,知府已经大致能猜到赵逸的目的。
他面色一变,缓缓地开口:“你让我考虑一下。”
赵逸并不在意知府的犹豫,而是说道:“知府大人可以考虑,相信大人已经看到了我的诚意。先前急用药材时,我可并未向大人讨要东西。”
知府沉默了,半响才开口:“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但我还有一个要求。”
“今年梁州府在播种的季节发生了瘟疫,百姓无力种下粮食。瘟疫过后,百姓的粮食肯定不够,我需要你帮助梁州府度过粮食危机。”
赵逸眼睛一眯,看着对他讨价还价的知府,轻嗤一声:“知府大人是否太过贪心?一府百姓需要的粮食可不是少数。”
梁州知府听着赵逸有些不善的语气,也不惧怕他此刻危险的眼光,而是道:“你应该知道,你要做的事情也不是小事。”
知府说完这句话,停顿了一会儿,才接着开口:“更何况,梁州府危机一过,我之后自会让人把你留在这里的仓库填满。”
赵逸点头,“好,我就给大人这个面子。”
两人做完交易后,知府看着赵逸,突然说了一句:“你与你父亲有些不同。”
赵逸神情一顿,半响,才若无其事道:“自然,我不是他。”
随后,赵逸站起身,向书房外走去。在即将踏出门槛时,背对着知府说了一句:“我不会让你后悔今天的选择。”
知府看着赵逸渐行渐远的背影,眼里闪过怀念,他似乎看到了故人的影子。
“故人呐……”可惜已成了亡魂!
知府轻叹了一声。
赵逸在与知府做完交易后,就让人立刻前去取他之前存储的药材和粮食。
有了这些药材的支援,梁州府的疫情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只是在这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因疫病死去了。发现瘟疫源头、探索治疗的方法都是需要时间的,而有的人缺乏了这个等待的时间。
当疫情渐渐过去,冬日来临时,梁州府的百姓慢慢地发现他们的粮食不够了。他们刚因度过了疫情而感到喜悦时,就又因粮食危机而陷入了绝望。
本以为今年的冬天特别难熬,或许有很多人会因为饥寒交迫而被饿死。
但让他们感到惊喜的是,当他们开始缺粮时,他们的知府大人向百姓逐一下发了粮食。
他们听说,这是知府大人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为了让他们衣食无忧地度过这个冬日。
不少梁州府百姓在此刻感到了愧疚:他们当时怎能在梁州府最艰难的时候去闹事呢?还害得知府大人染上了瘟疫。
他们真的愧对于一心为他们着想的知府大人!
曾闹过事的百姓纷纷跪求知府大人的谅解。
当然,爱民如子的知府大人是不会苛责他的百姓。在人的性命遭遇危机时,谁都有不理智的举动。他理解百姓,自然也不会责怪他们。
轻易就获得原谅的百姓们反而更愧疚了,他们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支持知府大人的任何决定。
梁州府的知府大人,在此刻前所未有的凝聚了梁州府的民心。
林芷看着赵逸不仅为梁州府拿出来辛苦存储的药材,还拿出了攒下的粮食。如此大手笔,就知道他所图的肯定不小。
当然,她即使有所察觉,也会当做不知道。
这种事情一旦失败了,那可真会要人命的。但她也不会担心,在《沉浮》简介的概述里,赵逸是成功了的。
更何况她担心也无用,她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她不认为自己能帮上赵逸什么。
寒冬过去,春日来临。
梁州府的危机彻底过去,今年的春天代表着希望。
建和二十一年四月,到了林芷他们离开梁州府的时候。
梁州知府在他们离开前,特意宴请了林氏姐弟、徐滟夫妇、以及赵逸,为他们践行。
在梁州府待了一年多的时间,林芷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到知府的府邸。
看着眼前破败的宅院,林芷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她以前见过的知府宅院,谁不是修得金碧辉煌,这个知府住宅倒是“独具一格”。
不是说梁州知府家里是经商的吗?连官位都可以买,想必家里定是十分富有。只是如今看着似乎不像富有的样子。
林芷忍不住问身旁的赵逸:“你不是说知府是商人之子吗?他的府邸怎是如此模样?”
赵逸回道:“他疏通官场就已经花了大量的钱财,而且自他当官后,又不断地体恤他治理地方的百姓。再大的家产也经不起他挥金如土的使用。”
说完,他又突然问了一句:“在进入梁州府时,你可曾在府内看到过一个乞丐?”
听赵逸这么一说,林芷才想起来,她确实未曾见到。
“他一直在用他自己的钱财救济平穷的百姓。他在梁州府任职了二十三年,从小吏到知府,救济了无数的百姓。梁州府百姓变得越来越好,但整个梁州府,或许只有他,在越变越穷。”
林芷对知府的为官行为大感震惊,久久不能回神。最后只感叹了一句:“知府是一个真正慷慨之人。”
她大概做不到像知府这样无私的行为,她不是“那种宁愿让自己吹着寒风,也要让别人穿着暖衣”的人。这种大义的行为她做不到,但她却真心佩服能这样做的人。
赵逸对林芷的话表示赞同,“知府确实是一个慷慨之人。大部分慷慨之人只会慷他人之慨,但他却不会。”
林芷突然好奇,“梁州府的知府大人叫什么名字?”
“黄平。”
林芷道:“是个好名字”
赵逸未置可否,他觉得黄知府叫什么名,林芷现在都会觉得是个好名,即使叫黄狗蛋也是如此。
几人走进了知府的府邸,里面的摆设也如外面的破旧,真的做到了表里如一。
府里的仆人不多,只有三四个的样子。他们见到林芷几人后,就热情地把他们带到了待客的大厅,知府在这里已经摆上了宴席。
黄平看见几人后,脸色大喜,爽朗一笑:“几人来到寒舍,小舍的阳光都耀眼了一些,简直是蓬荜生辉啊。”
林芷听见黄平的话后,心里吐槽了一句,倒也没那么夸张。他们又不是夜明珠,照不亮墙壁。不过寒舍到真的是寒舍。
林芷不擅长与人逢迎,与知府交谈一事就全权交给了其他人。
等众人都拿起了筷子后,林芷便安心地在坐在一旁,吃着桌上的饭食,菜肴虽然简陋,但胜在味道不错。
黄平倒也没和几人过多的寒暄,浅浅交谈一番后,便开了席。倒也宾主尽欢。
饭后,林芷他们就要返回赵逸的宅院,整理一番后,明日一早就会启程。
在几人离开前,黄平一一地向几人道谢。
他先是走向了徐滟,向其郑重地行了一礼,然后道:“感谢徐神医的全力医治,让梁州府百姓度过了这场危机。”
徐滟看着他,笑了下,开口道:“二十几年前,你可不会如此客气。”
黄平也笑着回了一句:“二十几年前,你可没有救过我的命。”
林芷好奇地看着两人,她没想到徐滟和黄知府竟意外地熟稔,之前他们没有表现出来,她还对那句故人产生了怀疑。
原来真的是故人。
黄平没有和徐滟继续说什么,他看向他身旁的陈松,正准备道谢,就被陈松阻止了。
“我们之间还需要说这些?再怎么说,二十几年前我们也是当过兄弟的人。”陈松笑着给黄平锤了一拳。
因他这一动作,两人之间多年未见的生疏感消散了,黄平也笑着回了一拳,“你说得对,兄弟!”
林芷因这两人的表现,更加震惊了,但她此时把所有的疑惑都放在了心里。
黄平路过陈松,走向了林墨。
他还未开口,林墨就说:“大人不用谢我,我可未曾帮过大人,梁州府的百姓我也从未插手。”
黄平的笑容一滞,他本来就没打算感谢林墨,林墨说这话顿时让他尴尬了。但他马上又恢复了从容的笑容,开口道:“小神童说笑了。小神童来到梁州府,已是梁州府的荣幸。”
林芷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梁州知府在她心中光辉的形象受到了折损,知府大人居然这么会拍马屁!他这马屁拍得让林墨乐得找不到方向了吧。
但林墨却是皱了眉,不满道:“我已经十岁了,怎么总是‘小神童、小神童’的叫我?仿佛我长不大似的。”
林墨说完这句,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