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负云天 > 第9章 应桓

第9章 应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良久,他问道:“会下棋吗?”

她迟疑着点头,“会。”

他上次问她时,苏绾并不知这是什么字,回去问了二哥,才知应当是“棋”的读音。

“那便在棋盘上续上一子。”

他话音刚落,仆人撤去茶几,摆上长案,端来一副棋盘,是没下完的残局。苏绾从棋盅里掏出一粒白子,盯着棋盘看了半天,额头上渗出冷汗,时间流逝也浑然不觉。

应先生没有出声,所以也没人催促她,室内一片寂静。

苏绾心道是想不出来了,索性破罐子破摔,随便下了个位置。侍者端去屏风后,果然又是一阵微妙的安静。

“识字吗?”

“会。”

从精通琴棋书画到识字,苏绾再迟钝也觉出问题的降级,她心里煎熬,求助地看向苑秋,对方却是眉头微锁,轻轻摇头。

苏绾心想:连她都没办法,看来是不成了。

应先生又发话:“去书架上拿一本,读几段便可。”

苏绾心知此事无果,反倒平静下来,照着他的话到书架上翻找,在角落里随意抽出一本,普通的线装蓝封皮书,比其他书薄些,书页微微卷边,似乎有些年头了。

等她转过来,却看见苑秋震惊甚至畏惧的神色,苏绾头一回见她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手脚无措地定在原地。

“这本不行吗?”

苑秋往屏风后看了一眼,很快收敛情绪,眼里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她轻声道:“可以。”

苏绾得了准许,反倒忐忑不安起来,但总不好再回去换一本。她翻开封叶,发现著书人并未留下署名,心里的疑虑更深。

大概翻看了几页,是一些赋体骈文,内容也不统一,字倒是很好看。

她磕磕绊绊地读起来,遇到不会的字,便翻页继续念。苏绾认得的字不是很多,她一直跟着二哥识字,但半年时间不足以让她学完。

念完她从容地放下书,做好随时回家的准备,都说事不过三,想必他是不会再问她任何问题了。

没想到等待须臾,他轻声问道:“你是哪里人?”

苏绾整个人懵了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我……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记得了,就记得名字。他们说我摔到了头,才不记得家在哪里,也记不起家人。”

应先生没有追问此事,而是道:“还会些什么吗?”

苏绾眨了眨眼,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里有些不可思议,慢慢地雀跃起来,她提高声音回答:“我还会吹笛子!”

情绪的大起大落让她激动得轻轻发抖,苏绾解下腰间的竹笛,调整好呼吸吹起来。这次她没说谎,她来沥城前确实学过几年笛子。

竹笛是她自己做的,做工简陋粗糙,声音还算是清脆嘹亮,中途吹错了好几个音,显得有些滑稽。

“你很好,”半晌,应先生开口道:“留下吧。”

出去后,苑秋领着她走入一间房,道:“这以后就是你的住处了。当然你也可以回家,赶不及时,便在这休息。”

苏绾点点头,这房子宽敞雅致,竟是给侍女住的地方。

苑秋又命人给她量尺寸,苏绾疑惑道:“这是做什么?”

“给你做两身衣裳,在这里总不好穿你自己的衣服。头发也要梳起来,待会儿会有人把头饰送来,你记得照这样打扮,不可与他人有异。”

苏绾默默记下,忍不住感谢她:“谢谢你,苑秋姐姐。”

“你该谢你自己,我也没做什么。”苑秋却摇摇头,目光中有几分欣赏的意味,“你比我想的要聪明。”

苏绾不知自己做对了哪里。但她并不细究,凡事发生皆有其理,顺其自然就好。

她回家后,把此事告知大哥。钟少轩先是惊讶,而后若有所思,他慢慢地打量着她,斟酌着说:

“芜竹居,倒是个清静的好地方。我见过那位宅邸主人,并不像相传那样不近人情,似乎……想好了便去吧,若受了委屈便回家,不用顾忌太多。”

第二日黄昏,有制衣坊的人来送衣服,翠色的两件春衫,虽无花纹,布料却精致。

再过一日,苏绾一大清早起来,换衣梳头,簪上苑秋准备的银饰珠花,绑上一条翠绿带子,对着水缸瞧一眼。

她来到沥城后,头一回戴这些精巧头饰,穿这样好的衣裳。原先穿江听雨的旧衣,粗麻制成,扎人得很。

她觉得新奇,竟有些不像自己了。

来不及细看,她理好鬓边碎发,便急匆匆地出门。苑秋说辰时初便要到,误时要挨罚。

苑秋命一名侍女教她做事,侍女名唤卿云,约莫双九年华,也着绿衫,温柔娴静。她亲手教苏绾沏茶,玉手执壶,姿态优美,冒着白气的烫水浸泡茶叶,溢出丝丝缕缕清香。

苏绾才知沏茶有如此多步骤,并不是烧开水倒进去那么简单。

学了半时辰,卿云道:“你去书房候着吧,说不定有叫得上你的地方。吃完午饭便回房,我会去教你识字。”

苏绾便到书房去,应先生正在里面,只是并不缺人——应先生喜静,若非他开口不得擅自进去。

苏绾只得候在门外,苑秋见了她有些惊讶,随即了然,吩咐道:“去给院里的花浇浇水吧,不需太多,润湿土壤即可。”

院里的西南角是五层的木架子,整齐摆放各类兰花,被人静心照料,长势很好。还有一株高大挺拔的白桂花,苏绾闲得无聊,也给它浇了些水。

又过了小半时辰,苑秋找到她:“你进去替含双,记着我那日同你说的,仔细着拨灯油,其余等公子吩咐。”

顿了下,又补上一句:“要机灵些。”

书房东边有个小侧间,应先生坐在里面写东西,他一身天青色宽袖轻袍,腰上系着绣竹枝的香囊,白绸缚眼——他有眼疾,每年春夏之际发作,期间不能见强光。

此事苑秋已提前告知,苏绾并不觉得奇怪。

她侍立一旁,应先生没有抬头,仍是不紧不慢地写他的字。路过的仆人轻手轻脚,书房内外都安静极了。

苏绾忍不住偷瞄他,即使不能视物,他的字仍旧写得漂亮又工整,形态流畅,颇有一番清流风骨。

良久,应先生收尾停笔,看向她的方向。

苏绾登时回神,“先生有什么吩咐?”

应先生听了她的声音,想了下,似乎才记起来,“苏绾?”

苏绾挺直身体,答得很快:“我是。”

“你看我许久了,为何?”

苏绾睁大眼睛,没想到他竟能察觉,顿时紧张起来,“啊,我在想,您……”

他安静地注视着她,苏绾受不了这样的目光,如实答道:“我只是忽然想到,我还不知您的名字。”

他显然没想到是这样,看了她一会儿,提笔在素白宣纸上写下两字。

苏绾探头去看,心中默念:应桓。

“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没有了,”苏绾后知后觉自己的迟钝与失礼,犯了错一般紧张不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盯着您看,我只是,只是……”

应桓道:“这不是什么要紧事,不用害怕。”

苏绾一下子没声了。她想起沥城人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不易亲近没有人情味一类,可她却觉得他是位温和的君子,面对她这样一个小侍女,也不曾为难她半句。

两人至此无话,午时离开前,应桓问起她从何学字,得到答复后道:

“若想多识字,便去多看些书。我这里也有一些,放在藏书楼中,你若想看便去找薛管事,说是我的意思便可。”

苏绾闻言心中一荡,震惊地看向他:“我,我可以吗?”

“自然可以。有不懂的地方,也可拿来问我。”

苏绾自从来到沥城,一直渴望识字读书,好了解这个时代更深层的东西。只是家贫无书,又不好老缠着二哥教她,学得零零碎碎的。没成想能遇到贵人,不仅支持她看书学字,还愿意为她解惑。

她心中久久地激荡,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儿地向他道谢,“谢谢先生,您真是太好了,我不知怎么谢您才好。”

应桓却没什么神情变化,只是问道:“你想学写字吗?”

“想!”

他极轻地笑了下,抬眼慢慢地打量着她,像个宽厚从容的长者:“那明日辰时到我这来吧,我或许能教你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