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隐墨藏月 > 第17章 花下同思

第17章 花下同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的阳光自竹影间斜洒入石阶,山林里虫鸣与海浪声相互交叠,千缕花香在微微拂动的春风里飘散。柳墨絮垂目立于竹舍门前,目光不时远眺天边焕采的云光,心中却在猜想:那只负着信件的鸽子,是否已飞抵沈霖劭的手中?是日,她梳理好心绪,正欲出门巡视海崖观测台的器具,却见有弟子匆匆而来,递上新到的信封——正是沈霖劭的回信。

竹舍外的梨花盛放,花瓣在晨露下闪烁莹光。柳墨絮接过回信,盈盈向那弟子道谢。她抱着信笺回到桌前,轻撕封口,略一展开,纸上字迹劲健,开篇先问候近来岛上可好,语气真挚,仿佛与她促膝长谈。

再往下看,沈霖劭在信中坦言自己正身处朝堂争端之中:几方势力盘根错节,他虽有王子身份,却也难免陷于旋涡。他与朝中少数志同道合之辈苦心维系局势,却常遭外戚和势利贵族掣肘。仅仅数行字,却让柳墨絮仿佛看到他在并不宽敞的宫墙之间奔走,置身于暗涌的权力之海。

“然我仍不忘当日岛上之学与先贤寓言,深信‘兼爱、非攻’之道并非空泛。我愿在此风云变幻中,为一己初心而拼搏,倘能得你相助,此志愈坚定。”——读至此处,柳墨絮心头一暖。沈霖劭不但肯定了墨家理念,文字间亦流露出他对她的思念与欣赏。

信笺末段,沈霖劭郑重邀请柳墨絮前往京都,并附上了一枚温润如水的玉佩作为信物。他言道,这枚玉佩象征一家王族世代传承的信念。如柳墨絮意欲出山、愿与他并肩,则可凭此玉佩在京中自由通行,也可出入宫门要地。

柳墨絮小心地抚着信纸上尚未干透的墨痕,脑海浮现沈霖劭眉目温柔的神情。她将信纸折叠好,缓缓放入信封,唇边漾起一抹浅笑。那是感激,也是一份坚毅:此刻的她已下定决心,必须走出清隐岛,用自己所学,为这片天地贡献一分力量。

走出紧闭的竹舍,迎面便是满园花色。正值岛上花季,山樱、海棠、梨花等次第盛放,仿佛冰雪解冻后最鲜妍的礼赞。柳墨絮抱着信函,驻足于一棵开满粉白花瓣的樱树下。朵朵花瓣在风中飘落,似一阵淡雅的花雨在她头顶轻灵舞落。

她微微仰头,看那瓣瓣落英宛如白蝶,脑中却禁不住浮现沈霖劭与她在夜空下共同讨论天象的画面。那时他坐在树梢,月光洒满衣襟,眼里是对星空的热爱与执着,亦对她的理性与坚毅抱有由衷尊重。如今他身处红墙之内,再无这般闲适,却仍不忘寄信表达思念与志向……

柳墨絮心头暖意愈盛:世间难得如此知己,不仅相互欣赏学识和品德,更能在理想抱负上并肩而行。略一出神间,她忽觉鼻尖染上淡淡的花香,那花雨落在肩头,于粉白之间,深藏着少女悸动与未来可期的希望。

恰逢岛上花季盛放,万师与青师等长辈在园林相聚,议论近年来岛中收获与岛外局势。柳墨絮见时机合适,便将收到沈霖劭回信之事向师长与同门作了简要告知。

亭台边,万师倚栏远望,听完后捋须微笑:“这么说来,他当真在宫中举步维艰,却仍能想起我们这座小岛上的兼爱之道,可见此人并非虚妄之辈。墨絮,你可有意前往京都?”

柳墨絮神情笃定:“弟子愿往。若朝堂暗潮汹涌,亦是我等一展所学、一抒‘兼爱、尚贤’之机。若一味固守海岛,终究是惰性逃避。沈霖劭赠我玉佩,并相邀同行,我已然心意已决。”

青师闻言,抚掌道:“你若行,需带些兵学与医理方面的书册,并与商旅相伴而行,以防路途不测。到京后先寻不到落脚之处,或可暂借宰相府……”正说着,他将目光转向白瑶。

白瑶笑容柔和地站起身:“正是,弟子也正打算回京。毕竟我乃宰相府后人,幼年体弱方被家人送至清隐岛休养学习,如今既好转,朝堂局势混乱之际,需人回去继承话语权。凌相(我父)毕生清廉,但在朝檐下也难免受排挤,我回京或许还能尽微薄之力护他,顺势也能协助墨絮在朝中推动科学与医道普及。”

众师长闻言,皆频频点头,万师感慨:“若你二人携手挺身而出,以墨家之学辅助朝纲,或能为天下百姓谋得实惠。唯愿你们牢记先贤训诫,持信念而行。”

林荫夹道间,微风拂动垂丝海棠花瓣,仿佛对二人的郑重承诺报以赞许。柳墨絮与白瑶互视,眼中明亮,仿佛看见前方虽路途艰险,却仍有一抹暖光在等候。

聚会后不久,弟子们散去。柳墨絮在园林深处找了一方石凳坐下,小心取出那块来自沈霖劭的玉佩。映着阳光,玉色温润通透,如同月光凝成的琼浆,里头仿佛蕴藏无穷清辉。

她用指腹轻抚纹理,心头莫名感到这份信物不仅代表沈霖劭的情意,也昭示他对墨家理念的重视。白瑶走近,坐在她身旁,轻声问道:“你仔细看看,挺名贵的吧?”

柳墨絮笑笑:“名贵与否,我倒不在意。它象征的更是沈霖劭愿意与我以及岛上渴望兼爱的诸人一起,携手改变这乱世局面。这或许就是‘花下同思’——我们虽相隔千里,却同样在月下、花下思量如何让百姓远离兵灾,如何以理性与仁爱重塑世道。”

白瑶轻轻攥住她的指尖:“听你这话,我忽然想起当初若没有来此岛,我就不会学到那么多道理,只会做一个躲在高墙大院里生病的千金罢了。现在我一想到能和你一起进京,面对更广阔的天地,也觉得心潮澎湃。”

柳墨絮柔声道:“有你相扶,路上多了分助力。将来在朝中,若想推行科学普及、改进民生设施,离不开有话语权的人配合。你继承宰相府之位,既能保护你的父亲,也能帮助我推行墨家所学,岂非两全?”

花下微风拂面,那漫天轻舞的花瓣似见证二人从少女情谊到携手报国的转变。人生曲折,却又如此可贵。

翌日,万师特地召集柳墨絮与白瑶至书房。桌上已摆放数卷墨家秘藏书籍,有关于构造力学的图纸,也有五行格局与火器防护原理。万师将这些书卷一一交给柳墨絮:“入京后,你可与沈霖劭同阅,亦可择机应用。该如何运用,全看你们的判断,但切记初衷不可忘。”

青师则在旁叮嘱白瑶:“朝堂复杂,宰相府亦不全是净土。你身为千金归来,要注意言行分寸,不要令敌对势力抓到把柄。与此同时,莫忘岛上教诲,多行善、多济人,才无愧于我们所学的‘尚贤、尚同’。”

白瑶抱拳躬身:“弟子谨遵师嘱,决不辱墨家给我的医道与心志。”

柳墨絮也郑重行礼:“弟子感恩,必将岛上所学带往更远方;若能为平息民祸,造福天下人,那才是对先贤最好的回报。”

众师长看她二人如此笃定,神情中既有欣慰,也掺杂几分不舍。这座隐世的小岛从来不缺才华之士,但要真正踏入尘世风浪,则非人人皆敢当。好在,如今有这两位学有所成、心怀百姓的弟子愿意肩负重任,正俨然是墨家精神最好的传续。

傍晚时分,夕阳染红了岛对面的海面,霞光犹如一幅在天边徐徐展开的画卷。柳墨絮与白瑶回到竹舍,将一些随身衣物与研究笔记整齐收纳。白瑶也简单收拾了些药材、针具,准备随时为病患疗伤。

整理间,白瑶笑道:“要我们真正走出岛去,心里还真有几分惴惴不安。可你看,岛上那么多花盛开,就像给我们送行。似乎在说,只要带着满腔热诚,终能于荆棘中见花海。”

柳墨絮略做思忖,眸中闪过微光:“这桩行程,若能与沈霖劭互相呼应,于国于民皆是好事。他的想法虽理想,但若背后无坚实的学理支撑,很难扭转顽固派的意见。我们把握岛上技术与理念,正可成为他在宫廷立足的助力量。”

夜风轻抚,两人相视一笑,颇有一同奔赴未知征程的潇洒与坚决。

---

### 七、心弦微动:彼端与此端

入夜后,月光皎洁。柳墨絮独自站上岛边高台,目视对岸海天相连处的朦胧夜色。那一轮蔼蔼圆月,与她儿时无数次观测的月色又有不同之感。她心想,不知此时的沈霖劭,是否也在都城高墙之内,仰望着同一轮月亮?

小小信笺连系了两端彼此的思绪,玉佩默默诉说着心念与责任。她轻叹一口气,却并非忧虑,而是一种带着希冀的笃定:既已决定踏上旅途,便不再迟疑。

她不忘向月光道一句:“花下同思,不止是我们二人的默契,也是一份立志,让霁月国真正拥有理想的光辉。”海风中,她仿佛听见月色浅笑,似也在为她加油。

第二日一早,岛上半数弟子聚集于渡口,为柳墨絮与白瑶送行。晨雾氤氲于海面,时而看不清对岸轮廓。柳墨絮抚摸着护在怀中的玉佩,低声与白瑶耳语:“此行长路漫漫,前途生死未卜……但我心无所惧。”

白瑶点头:“我亦不会畏缩。去到京城后,若局势紧急,我先回府说明父亲,安顿家事。你立刻去寻沈霖劭会合,或可稳住朝局某些动荡。”

看到二人郑重布局,万师笑着将一只包袱递给她们:“里面有干粮与符水,路上若遇盗贼或坎坷,谨慎应对,切勿鲁莽。星月保佑你们早日达成所愿。”

柳墨絮心绪感怀,于是转身向众人深施一礼。白瑶也颔首致敬。随后二人登上小船,船篙一撑,轻轻荡离岸边。清隐岛绿意仍在身后,却渐渐被雾霭所笼罩。

摇曳的船头,柳墨絮看着那离岛渐远的景象,心中虽有些依恋,却更多的是壮志与希冀。她与白瑶对视一笑,转而凝望前方的海平线,那正是京城所在的方向。

花下同思,一如此刻:沈霖劭或在宫中深思如何变革时局,柳墨絮则在船头思索如何以所学济世;二人的心,都在为同一份理想而跳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