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快穿]得罪同人文写手的那一夜 > 第172章 他追他逃他带球跑(二)

第172章 他追他逃他带球跑(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回到会议室,趴在桌上小憩了一会儿。再睁开眼时,参会人员已经来了七七八八,技术团队也已将视频会议接入主屏幕。

屏幕另一端出现的是初照人那边的会议室,画面中坐着五位与他们合作已久的计算机科学专家,这几位专家是初晖智能的算法研发骨干,自两年前开始便与游稚团队在枢衡计划中密切协作。

随着所有人员落座,游稚也不再寒暄,神情一肃,直接进入主题。

半年前,游稚和他的核心科研小组在研究优性个体信息素与生物电信号交互机制时,意外捕捉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电信号峰值。这种异常波动,在一定频率区间内会对优性阴人或优性阳人的腺体分泌系统产生剧烈干扰,进而诱发激素过量分泌,导致个体在短时间内出现情绪失控、生理紊乱甚至信息素暴走等危险状况。

他们原本预期信息素波动在阴人与阳人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始终应处于某种“相容区间”内,以维持基础社会运行的稳定。可实验数据却显示,在特定的个体组合中,信息素波频竟会因生物电干扰而产生叠加谐振效应,犹如两股未调和的音波撞击在一起,不但无法中和,反而加倍激发腺体反应,使实验动物进入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这一现象被初步判定为“诱导性信息素失谐”,很可能正是优性个体更容易出现发情失控、神经压制力紊乱、甚至对伴侣产生高度信息素依赖的关键诱因。

游稚对此极为重视。他大胆提出:若能开发出一套分波干预机制,在信息素发散前就主动削减那些危险波段的逸宕峰值,便可从根源上减少优性个体的激素过载。

为此,他带领团队连夜复盘了自项目启动以来所有实验记录,甚至翻出了他当年在海外留学时搜集的一批未公开医学资料,希望能找到与“逸宕峰值”相关的零散记载。

直到上月,他们终于通过高精度生物电波段分析仪,捕捉到一组极罕见且不稳定的脉冲电信号,并将其命名为“逸宕波”。

“逸”者,游离失控;“宕”者,不受约束。

这个命名,几乎精准描述了它所造成的生理后果。

然而,捕捉只是第一步。

想要真正验证逸宕波的机制与影响,必须使用天然优性个体的腺体样本作为参照。但现实情况是:无论优性阴人还是阳人,分化后多出于顶层社会,极少愿意为科研献身,更遑论暴露自己体质的私密资料。

于是游稚亲自站了出来。

作为出身普通家庭、一路靠奖学金读完博士的极优性阴人,他在分化后便自学掌握了完美的信息素抑制技巧,长年伪装成单性人隐藏身份。他的稳定体质成为天然的对照样本,也是整个项目最不可复制的实验基础。

除了寥寥几位核心组员,无人知晓这项秘密实验背后的身份代价。

半年间,游稚将自身数据与初晖智能提供的数万组建模数据反复比对,通过大数据训练出一套高拟合度的逸宕波干扰模型。

昨晚,他们终于得出初步验证结论:只要引入生物电分波筛频模块,便可在不增加化学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削弱优性个体的峰值干扰反应。

换句话说,枢衡计划的原框架——基于激素平衡与化学干预——将首次整合神经调控模块,从生物电层面,真正实现优性个体与普通个体之间的共存适配。

这,不再仅仅是抑制,而是协同调节的全新可能。

“预计一旦投放市场,需求量……将会相当惊人。”

游稚在极度兴奋中讲解了近半小时,最后几乎是带着颤音说出了这句所有人都期待已久的话。

会议室顿时沸腾。

这不仅是一项信息素与腺体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意味着可能颠覆当前信息素医疗市场格局的重磅成果。那一个个高高在上的优性阳人家族必定会为这项专利争得头破血流,而即便是普通阴人、阳人,甚至没有腺体的单性人,也能通过这项技术实现情绪管理和生理健康的精准监测。

市场拓展部负责人余约从椅子上一跃而起,眼中闪着掩饰不住的光:“‘惊人’这个词也太保守了吧,游博!我们之前做过市场测算——光是全球信息素医疗与辅助产品领域,保守估值都有数万亿规模。尤其是优性……呸,现在该叫‘极腺化’,还有那什么‘高阈腺表型’。总之,这类人群的消费能力和医疗刚需简直惊人!只要我们的技术拿下临床认证,市占率根本无法估量!”

财务总监林纪华在短暂的兴奋后迅速恢复冷静,他皱起眉头,语气沉稳:“市场潜力确实巨大,但也必须意识到,一旦对外公布这项技术,资本的汹涌程度可能超出预期。各大财团,尤其是那些有高阈腺表型阳人背景的世家,很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干预,甚至强行并购或抢注专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林纪华的发言无异于一盆冷水,泼在会议室内外所有人的热情之上。技术团队成员纷纷静下心来,陷入沉思。

坐在主屏另一端的高级顾问戴明轻推眼镜,脸上浮现出难得一见的凝重神情:“更关键的是,信息素相关产业长期以来就存在隐性垄断与基因歧视的灰色历史。如果我们放任逸宕波技术全面市场化,很容易被资本绑架,最终偏离原本的科研初衷,还可能打破现有平衡,引发社会层面的系统性冲突。这一点必须高度警惕。”

讨论声再次响起,会议陷入激烈争辩之中。一方主张市场化推动普及,另一方坚持保护核心技术不被私有。

十几分钟后,余约语气有些激动,脸颊泛红:“可是戴顾问,封闭式研究根本不现实!我们现在就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没有投资,连后续的临床试验都很难推进。技术要想真正走进社会,离不开商业力量!”

林纪华也缓缓点头:“没错。如果没有完善的生产线和市场体系,逸宕波只能停留在实验报告里。一旦其他机构研发出类似技术,我们不仅会失去先发优势,还可能连主动权都保不住。”

技术人员纷纷赞同。他们的内心不只是为科学而奋斗,更希望这个项目能最终落地,并留下自己名字作为里程碑的一部分。

在众人争论间,游稚终于抬起头,轻轻敲了敲桌面。会议室的声音瞬间归于寂静。

他看向所有人,语气坚定又诚恳:“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也认同商业化在推广过程中的必要性。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这项技术的核心专利,必须保留在公共领域,确保它具备基础使用权和社会公益属性。至于外围的周边应用、硬件配套和技术升级,辟雍当然可以商业化运作,但根基绝不能落入资本掌控。”

这一番话落下,会议室陷入了自本次会议以来最深层的静默。

在场每一个人或许都重新想起了,当年加入辟雍的理由——不是为了成为哪家财团的附庸,而是为了打破那些把人群分级、按腺体价值划分尊卑的系统性不公。

也许,这正是他们如今站在这个会议室里的意义。

最早萌生“辟雍生物研究中心”这一想法的,是以游稚为核心的一群怀抱理想主义的科学家。

他们当中,既有出身普通家庭、深刻体会信息素差异带来社会不公的年轻学者,也有曾在传统医药巨头任职、却不满行业黑箱操作的资深研究员。

大家聚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信念:打破老钱资本与优性家族垄断的医学霸权,让信息素科技真正造福大众。

“辟雍”一词取自古代学宫,象征“以学术凝聚众人、以知识泽被天下”。在他们看来,信息素生物技术不应只是少数财团的摇钱树,而应成为提升全民健康、消弭社会隔阂的公共资源。因此,研究中心的成立本身就打上了“学术独立、社会责任优先”的鲜明印记。

然而,也正因如此,辟雍在创立初期便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与技术封锁。多数大型制药公司拒绝合作,甚至有人在背后放话,想要围剿这支“乌合之众”。

但凭借卓越的科研能力与不屈的精神,辟雍生物迅速在信息素抑制技术领域打出声名。他们相继发表了数篇颠覆传统认知的论文,引发国际学界关注。借助这些成果,他们一方面争取到政府与公益基金的有限资助,另一方面自建起一套小而精的实验平台。虽然硬件条件简陋,却反而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科研人才。

在技术研发方面,辟雍团队持续深入探索“生物电与信息素耦合机制”,陆续推出数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首先是普惠型抑制剂“凝安”,以低成本、效果稳定著称;其次是平衡制剂“恬泰”,专为轻度信息素波动的普通阴人、阳人群体设计,用法简便,副作用小。

这两款产品一经上市,便打破了老牌药企长期垄断的高价壁垒,迅速占领国内中低端市场,迫使外资企业降价30%,国内仿制药企也纷纷跟进研发,最终推动腺体健康药物纳入医保目录。

紧接着,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辟雍又推出面向高端人群的私人订制制剂“和煦”,以及面向中端市场的应急干预制剂“定坤”。产品体系的完善,使得他们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成功搭建起桥梁。

尽管发展过程屡遭资本阻力,辟雍生物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学术先行”的原则,逐渐成长为信息素医学领域的一股鲶鱼力量,既在学术前沿持续突破,也在资本巨鳄环伺下顽强立足。

“大家先听我说一句。”余约率先打破长达两分钟的沉默。她走到游稚面前,拿过他的电脑,快速调出一份幻灯片,投射在会议室大屏上。“各位,看看这个!全球信息素市场年增速高达23%,而我们手握逸宕波技术,这就是下一个万亿级风口!”

她翻动下一页,语调高昂,嗓音已带些沙哑:“如果我们现在启动C轮融资,估值至少能翻三倍,到时候……”

“老余,你先别激动。”林纪华打断她,语气沉稳却不失关切。

他转头面向众人:“我早上刚刚收到消息,飞雷和若筏正在接触几家国内腺体研究机构,显然他们已经嗅到什么了。如果我们贸然商业化,很可能会被围剿。”

核心研究员之一的黄瑱举起手中的平板:“但如果不融资,我们连三期临床都做不完。光逸宕波的人体试验,预算就超1.5亿,这还是保守估计。”

戴明又推了推眼镜,神情凝重:“我提醒各位一句,信息素产业的水很深,那些跨国药企,最擅长的就是技术收购和雪藏。去年那家腺体芯片公司,被收购后技术直接消失了。”

余约一边点头一边猛地拍了下桌子,语气激昂:“所以我们更要抢先占领市场啊!我还是建议,咱们分两步走:先融资扩大生产,再通过上市锁定控制权。”

林纪华冷笑着“呵”了一声,摇摇头:“上市?飞雷只要在二级市场扫货10%,就能进董事会。到时候,游博的研究方向都得听他们的!”

另一核心研究员王弋小声说:“其实……政府那边一直在关注我们,科技部的李处长上周还问过逸宕波的进展。要我说……”

“我明白大家的顾虑。”游稚终于再次开口,语气温和却坚定,“逸宕波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打破信息素垄断。如果商业化,很可能重蹈覆辙。我希望……把核心专利捐给政府。”

众人哗然。

余约瞪大了眼,颇有点气极反笑地说道:“捐了?那我们怎么盈利?”

游稚笑着解释:“只是核心专利,我们可以保留衍生产品的开发权,比如逸宕波监测手环、个性化调节剂。这既能保证技术普惠,又能通过周边产品盈利,二者并不冲突。”

林纪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如果政府愿意背书,确实能挡住跨国药企的围剿。而且公益形象对估值提升也有帮助。”

余约仍不甘心,继续追问:“游博,你真的打算把这价值连城的专利拱手让给政府吗?这可是我们团队数年来积累的心血啊!”

戴明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袋,补充道:“科技部最近在推‘民生科技专项’,逸宕波完全符合条件。我们可以尝试纳入试点项目,以换取研发基金和政策扶持。”

“咳,那个……各位,不好意思,我们刚才一直在听,没有插嘴。其实我们也想表个态。”一直在线上会议室中静静旁听的初照人终于开口,“你们也知道,我是初晖智能的算法负责人,也是这次枢衡计划大数据架构的首席技术员。其实之前我们一直在内部反复讨论过:如果逸宕波技术和我们机器人的生命体征监测模块深度结合,就能实时收集、分析用户的信息素和生物电信号,这将是一种全球首创的大数据临床研究模式。但是,这需要相当广泛的用户数据积累,而这恰恰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