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萧瑟的春光一片黯然,瞬间她神情呆滞,含糊说道:“晴子是个好姑娘,我没有白养她,如今我这样不争气,亏对了她……”
花姨娘花牵狐劝说母亲李珍儿不要思虑太多免得伤心,紧握她手心平气和地分析安慰她道:“你说许宣一天天不成气候,现在甚至还到了打骂妻女的份上,珍儿妹子和晴子今后有什么打算?”
母亲李珍儿垂眉秀目,低着头,隐隐含泪,心中伤痛万分说道:“我想离开江南,去传说中的北溟求药。”
北溟……
古籍周庄《逍遥游》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商汤问棘,谈的也是这件事。汤问棘说:“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是大和小的分别。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北溟圣域,那是一片无边疆土,传说终年覆雪,人源地广,有无数珍宝怪人及神物,只是不知究竟何方?如果能去寻找梦中的北溟圣域,去往神圣的故国雪国,那么该有多么美好。听说雪国最美丽的地方是大海。航行在大海上的人啊!在海边沐浴着阳光的人啊!海风,海水,所有这一切都如此之美,美得让人窒息。在这里,我也将化身海的一部分。海边的阳光晒进人们的心里,让心也变的微亮起来。在这座属于大海与阳光的国度里,时间变得很慢,我也不由得放慢脚步,细细的体会这份精致的浪漫。
花姨娘花牵狐看出了母亲李珍儿的心思,怜惜地抱住母亲,安慰她说:“珍妹子,既然你想去,那么就勇敢一些,前往北方,去寻找北溟吧!你瞧,你都病成这样了,如果还不想找办法治好,怎可对得起晴子,她还是这么小的孩子,我看着心疼啊!”于是又把颈上的金项链,手上的翠玉手镯取下来,放到母亲手中,说:“我这有些珠宝首饰什么的,你拿去当些钱,准备去求药的车费吧!望你能回到故国,找到一些亲人,讨些安慰……”
母亲李珍儿白衣寒碎,青丝乱扬,与着温融气息格格不入的样子。偏头侧看,一双杏眼清冷彻骨,但偏让人感到一股冷艳无双之美。她连忙拉着女儿叫晴儿,“快谢谢大姨。”
“晴儿在此谢过花姨娘。”许晴子秀发佩戴着粉色的发夹,两侧的秀发散发出迷人高贵气息,可爱不失高贵,爽朗大方。她谢过花姨,含泪说:“花大娘,谢谢您。我也不知仙岛在何方,北溟在何处,只是听那仙人指明一直朝北方走,便到了,虽然知道这些,我还是很害怕的。一,怕误及母亲的病情;二,怕自己年幼,不懂防身术。”
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李珍儿口中说,她有个大姨叫花牵狐管着全家的支出,很早以前大姨听父亲的话,一直等着爱郎入赘自家,便二十六了还未嫁,现在仍孤寡一人,好些时候,母亲李珍儿都为此伤感。
花姨娘花牵狐身份神秘特殊,从许晴子懂事开始便知花姨娘花牵狐自小跟母亲李珍儿在一块玩耍,不知她家究竟在何方,老家在何处?只在宛城长安街闹区开了一家小型染布坊,专做纺织批发,生意倒也和乐。染坊,指经营丝绸、棉布、纱线和毛织物染色及漂白业务的作坊。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起源很早,便已盛行。旧时称为“查青邱”,江湖上谓之“悲丝朝阳”或“浸润朝阳”,称染匠为“赚趾”。民间很早就以葛藤、黄麻、青麻、苎麻等织“夏布”染色为衣。
看着十三岁年龄又楚楚可怜的许晴子,只听花姨娘花牵狐神色略带忧色地拉近两人说道:“晴儿,你不用担心自己,好好听你母亲的话,不许任性,不许跟你娘亲赌气走丢,姨相信一路上你们会得到神灵保佑的。”
临走前一晚,父亲许世宣的妹妹小姨许茜子从东郭城郊婆家连夜赶过来,拿了些送她们母女俩路上需要用的盘缠。见到许晴子母女,阿茜小姨有些离别的小伤感,看着晴儿含苞待放鲜嫩花朵般的容颜,她感触颇深。紧紧握著晴儿那双能写文作诗的白皙纤嫩小手,小姨许茜子安慰她道,“小妹,家已败坏,远走也是一条途径,姨祝你们一路顺风!”
那天夜里,天气较为寒冷,哔哩啪啦下着秋末最后一场暴雨。许世宣见到心爱的女儿许晴子最后一面是在凌晨一两点整。十二岁的许晴子抱着自己的紫色薰衣草熊娃娃布偶从自己的小房间来到客厅,只见父亲许世宣正在客厅的餐桌上闷闷地剥着花生壳喝着小米酒,一副醉醺醺无精打采的模样。
见到晴子推开大厅的门站在暗处目光静静地看着自己,许世宣心中一惊,忙抖擞起精神,对爱女许晴子说:“晴子,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呢?睡不着吗?”
许晴子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看晴子穿着薄薄的棉质睡袍,只听父亲许世宣又问:“晴子,怎的穿这么少就跑出来了,冷不冷啊?可别不小心着凉了。”
许晴子又安静地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不是很冷,爹地。”忽而晴子抬头注视着许世宣,眼神执拗地说道:“父亲,母亲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你觉得这句话对不对?”
这会儿,许世宣整了整衣型,睁大双眼,打起十分精神抱住缓缓走过来的许晴子,心疼地把女儿搂在怀中,用自己宽大的毛大衣裹住晴子瘦弱的娇小身子,洁净而明朗的白色锦服,内松外紧十分合身,许世宣忙问女儿:“吃花生米吗?”
许晴子肌肤娇嫩,神态悠闲,淡淡一笑,容颜可亲,笑容和蔼,神态间自有一股轻灵不俗之气,她向父亲许世宣点点头说道:“嗯,父亲平素常喜欢小酒配花生米,花生性甜又营养滋补,其实我暗地里也挺爱吃这个。”
许世宣便连连剥了好几颗干炒花生米往许晴子嘴里送去,许晴子接住父亲送来的花生米,含在嘴里细细地嚼了嚼,花生米咸咸的甜甜的脆脆的很好吃,但许晴子突然心中不知为什么有些酸涩的感觉隐隐作痛。
许世宣对许晴子上面关于爱与生活的问题认真解释说道:“有句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就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手执烟火谋生活,心怀诗意以谋爱。我觉得我家晴子特别棒,也特别可爱。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一定要精致生活。生活美好而又值得期待。”
“爹地,娘亲说要带我离开宛城,这件事情可能在这几天就要定下来了。”许晴子终于对父亲许世宣说出了今夜不能好好睡着的原因。时光荏苒,离别终有些伤感与不舍。
“哦……”许世宣仿佛真的有些醉了,他抬起头望了望天花板,又朝天窗外下着雨的夜空望去,他始终憋着气息,没有多言。
“如果离开了宛城,我以后是不是就不能经常见到爹地了,我真的很害怕没有亲人在身边的生活,如果离开了爹地爷爷太爷爷,那么今后我和母亲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困境呢?我真的不敢想象。”许晴子又朝许世宣动了动圆滑粉嫩的嘴角,终低下头去,不敢注视许世宣。
“这个父亲也不能帮助你很好地快速解决,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为了定数。所以,晴子啊!你可知并不是父亲软弱,而是人世间一切情缘都要靠缘份的,今生我们是父女走到了一起,在一起相依相靠,相伴相陪,相知相爱,就是一种天然的缘份啊!”
许晴子认真想了想,美目流盼,桃腮带笑,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这样啊!父亲,那我们的缘份有多久呢?”
“这个爸爸暂时不知道,或许这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