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陈涵和陈雨涵[校园] > 第61章 陈涵(三十)

第61章 陈涵(三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61章:陈涵(三十)

瓜瓜:

向你问好。

我推算了一下,其实从快递寄出到你收取,其实没有费整整一个星期那么久。你在收到书之后,大概是立刻就开始读书了吧,所以才能在两天内看完三章。

你是用什么时间看的它呢?我猜只有晚自习结束前的一点时间,因为你也是这样挤出时间来给我回信的。就是不知道这回还有没有写给我的信。

因为你认真到简直有点较真的性格(我以为像我这么顽固的人还挺少见的),所以哪怕时间有限,也会尽可能详细地回复我说的一切。我们的信太长了,有些时候常让我感觉到像要出书那么厚。我看过几个作家的通信集,他们的信也绝对不会写得这么长、这么细。虽然他们思想深沉,言辞犀利,对亲友、爱人有着殷切嘱托,但是只有瓜瓜的信是写给我的。

你愿意和我交流,我真的很高兴。

但是现在我开始在心里悄悄唱《忐忑》,还不敢给人听见。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大意,把事情想得太轻松简单了。我还是错估了你的学业压力,给你邮寄书本,说不定反而成了你的负担。另外,我很担心我给你寄错了书。

我是这样选书的:

我首先想给你寄的是散文。

散文没有什么情节性,可以随看随停,而且还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是我查了一些你们高考考卷的资料,发现我们都一样,高考主要是写议论文的。所以比起优美写意的好词好句,或许针砭时弊,有着更强思辨性的作品更适合推荐给你。

我不太爱看那样的散文。虽然我按照语文老师的推荐,买了一些新书来读,但是我自己还没读透,也不喜欢,就不想推荐给你了。唉,或许我该找你需要的书,而不是我喜欢的书。

散文不行,我就想,小说。

好看的小说还是有很多的,其中不少实在有趣。但是推荐小说给你,虽然我看过,挺喜欢的,也能保证它好看,推荐给你却十分有风险。所以我不推荐给你。等你高考结束了,要是还对看书感兴趣,我们再一起读小说也不迟。

最后我是灵机一动,想到文言文的。

因为文言文本来也要考,多积累一些总没错,阅读它,既可以帮助学习理解文言文,也可以用在作文中。所以决定了这个分类,我就不再改了,只管一门心思找书。

想要阅读文言文,也不能一上来就读太高深的。所以我排除了那些有点阅读难度的,最后在桌上留下了《世说新语》和《浮生六记》。《世说新语》很有意思,而且够短,很快就能读完。但是《世说新语》太简单了,我猜你小学或者初中一定读过,我要是再给你推荐这个,岂不是贻笑大方?

虽然《童趣》登上过初中课本,但《浮生六记》就相对小众得多了。另外我还参考了某乎的回答,他们都说《浮生六记》更适合作为比较深度的文言文读物。

我现在想来,就很是悔恨!

光顾着考虑什么难度,忽略了《浮生六记》本身是个矫情的悲剧故事。你现在高三在读,正是压力最大,紧张焦虑的时候。或许看点简单开心的,哪怕学不到太多东西,也能排解内心的烦闷,比读这种小书好得多。哪怕是《意林》中间的笑话,也比《浮生六记》要强!

实在是罪过呀!

昨天我在电话里和你说“陈芸有抑郁症”,其实是我瞎编的,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抑郁症。

今天我又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浮生六记》,重新阅读。我也有两年没看了,很多细节记得不清楚,只记得他俩新婚燕尔多么浪漫,陈芸还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这次我重新读,原来是在说腐乳和酱瓜。

可见我之前看书不细了。

不过,我还是找出了些许我从前观点的依据。首先,陈芸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她那个时候因为沈复肚子饿,带沈复偷偷喝粥,结果被人揭穿而羞得面红耳赤,可见她脸皮很薄。

陪母亲(划掉)婆婆看戏,因为公公点的戏太悲伤,所以独自出去,后来才被大小姑姑们劝出来。她是个很感性的人。

但是这样的人,她被公公误会,婆婆讨厌,却不辩解,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后来她为了筹钱生重病,“绣经之后,芸病转增,唤水索汤,上下厌之。”家里人都不喜欢她。

最后她病得很重,身边却没有心爱的丈夫陪着,最后等沈复回来,也不过是见了最后一面。最后她的遗言说本来想做好媳妇却不可得,说君太多情而妾生薄命,看得我心里实在闷,只记得实在抑郁,于是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这次我重看了这个故事,感受又不一样,觉得陈芸也未必是抑郁症。因为她有血疾,已经是很重的病了,身体病得很重的时候,精神状态必然是不好的,具体有多不好,也无法直接确定。

另外,我还专门上网查了一些抑郁症有关的资料。之前我的说法太武断了,我对心理疾病也缺乏了解,我很抱歉。这也是我推翻之前判断的理由之一。

但是,我只是不再提“陈芸有抑郁症”而已。她虽然是重病离世,但她不郁闷吗?其实我有些时候都想不出来,她这么爱沈复,又这么好,为什么又那么在意“憨园负我”?

还是因为纳妾的事,差一点就成功了。而且她的名声也毁了,沈复的父母都很不待见她。

她郁闷也是应该的。

而且沈复在他拥有这一切的时候,根本不努力,也不上进,不知道珍惜这份感情。我听到你为沈复辩护,真的很生气,也很难过。我知道我这种想法实在可笑,可我真怕你成为“第二个陈芸”。恋爱脑上头,成绩一落千丈的那种女生太多了,虽然很难听,但是就是这样。你记得姜玥吧?她明显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如果我哥们和她没谈,她说不定能去比我哥们好的学校?唉,但是我哥们考得还不错,而且谁知道如果她不喜欢张周捷,又会喜欢谁。也不能说她太可惜。而且他俩现在还好着呢。

我不是说你会这样,但是我就是忍不住担心。说来说去,我觉得沈复最后过得很惨,和他总是不把别人的付出放在眼里有关。陈芸要是不跟他,文学史上虽然少了她的名字,但是她说不定能过得更好呢。

所以我今天又来写信了,不知道信什么时候送到你的手上,你又会不会看我的信。我只能给你写信了,看你几乎完全不登录企鹅号,不知道你周末在做什么,是不是一整天都在睡觉?还是在复习呢。

在等到你的电话之前,我至少先把这封信写给你吧。也算是整理思路。

说到底,我有点不适应没有你和我聊天谈心的日子。我甚至不记得之前我是怎么生活的。

在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找谁谈这个。以前我还会写日记,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日记的作业,我就傻傻的买了本子去写。结果没有人真的写日记交给老师,我只好把我的日记本也在书包里藏了一天。

后来我偷偷写日记,结果日记本被我妈发现,还当着我面读。我后来再也不写那种日记了,顶多就记录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难怪我看只有《安妮日记》才那么情绪丰富,季羡林、胡适他们的日记都很短的。我现在的日记也这样。

我偷偷上网玩电脑,抱怨了自己的生活,结果他们叫我“小学生滚”。在网上不能聊自己的事,可以随口跟着别人评论,发表观点,但是聊自己的事是有风险的。幸好后来还有游戏。

张周捷几乎不听我说这些,小任、小乔他们更是疏远了。大家好像只是在学校里结伴玩耍而已。我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什么事让我和大家变得更熟一点,又或者这样已经是很熟了。

或许这种“难为情”的东西应该找个女生朋友聊一聊,可是我们这的女生都大大咧咧的,谁能细腻地听你说这些有的没的呢?

……你可不能说“随便谁”之类的话啊。女生是很恐怖的,你前脚告诉她的烦心事,她后脚就和自己的姐妹们卖了你。我可不想被骗得团团转。

最后,说说我现在的想法。

我认为《浮生六记》写的就是一种感情,沈复对过去的人生经历是很缅怀的。他对过去回忆的怀念,就像童年观察蚊子,养花做盆景,就像他和陈芸之间的种种,都是很细致的。我们都沉浸在他的回忆里,所以免不了被他的情绪影响,时而微微一笑,时而悲伤郁闷,最后都化为读完之后的怅然若失。

不知道你挂了电话之后是不是真的又重读了,心情现在如何。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我剪了两页杂志笑话,附在信后,你可以看一看。如果你心情好,不看也没关系,就把它们扔进垃圾桶里吧,要是被老师发现就不好了。

节临互岁,月纪余分。

希望你那边再暖和些,写字不冻手。

大鹏一日同风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