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我的心上竹马 > 第62章 拜年

第62章 拜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杯酒,我敬在座的每一位,祝大家福寿康健,喜事连连,愿咱们的日子如同这杯美酒一般,越过越甜!”

众人欢呼着一饮而尽。

隔壁桌的叶轻舟,见大人们喝酒喝得如此开心,忍不住地凑了过来。他挑了个最好说话的陈溪,仰起小脸就要讨酒吃。那天真懵懂的小模样,登时引得众人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接下来几日,二人先后去了胡家与李家。

其实,颂氏娘家也是有人在的。她虽父母早逝,可上头仍有三位兄长。

奈何当年,他们想将颂氏嫁给当地乡绅为妾,欲借此改变家境困厄。颂氏不从,在他们的极力反对下偷偷嫁给了宋廉。自此,他们便愤然宣称要与颂氏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头两年,二人也是回去过的。可每次他们刚跨过门槛,便会被颂家人冷言冷语给赶出来。渐渐地,颂氏也就不愿再登门了。

也不知是消息闭塞,还是当真言而有信,自宋玉盘归来至今,他们从未露面。

叶鸣与陈春瑶是在初六这日启程的,只为等待陈春瑛一家的到来,吃顿团圆饭。

自去年陈大郎夫妇一趟奔波,为夫妻俩盘了间店铺,陈春瑛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今年,一家四口驾上了新买的骡车,载着满满登登的一车年礼,欢天喜地回来拜年。

李大山依旧敦厚朴实,逢人便是一脸憨厚的笑容,不过仍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相较之下,李从画就显得开朗多了,一见陈溪,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的绣品,与他探讨起自己过去一年的收获与心得。

就这么,时间来到了初八。

京都棣王府,派人送来了几车年礼以及两封信函。一封,是宋玉树的家书;而另一封则是赵景明告知他们婚期的信笺与请柬。

宋玉盘看着请柬上那八月份的婚期,不禁对赵景明生出了几分同情之意。

他是真能忍啊!

又过了数日,范统提着东西上了门。拜完年后,便与几人商议起了开店前的准备事宜,并顺带提议了去灯会售卖圆子一事。

范统想要卖的是叠圆子,见众人一脸疑问,他笑着解释,“这是我阿娘教于我的,先将馅料拌好捏成圆状,接着将其置于糯米粉中来回翻滚,让其均匀沾满,然后沾水再滚一次,如此往复数次即可。以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圆子,虽不及包出来的圆滑精致,却有着独特的韧性口感,再配上浓稠的圆子汤……

“啧啧啧,那可真叫人回味无穷啊!”

胡木与元宝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显然对此很感兴趣。

陈溪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你们尽管放手去卖,若是卖不完,余下的我来包圆。”他看向范统,“食肆的钥匙你有,需要什么食材自己去拿,至于卖得的银钱,你们自行商议即可。”

范统喜道:“你不去吗?”

“嗯,我就不去人挤人了,手中还有绣品要赶。”

有那闲暇,他宁愿与宋玉盘一同窝在家中,何苦出去挨冷受冻,花钱找罪受。

*

正月十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满城的喧嚣渐次沉淀,化作缕缕细腻的流光。

街道两旁,形状各异的灯笼与彩绘交相辉映,如同点点繁星,将夜色装点得格外明亮。这流光溢彩的景致,一直延伸到城东的灯会,整座城池仿佛披上了一层亮丽的光辉。

百姓们手提着花灯,穿梭于这熙攘的人群,时不时地驻足片刻,在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物品。

范统三人的元宵摊前,已然有序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熟练地煮着汤圆,收着铜钱,忙碌中又不失条理,配合得那是相当默契。

节庆的欢歌笑语尚未散去,余父却已满怀不舍地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与众人约定着八月再见。

年代札记与无忧小肆也换上了崭新的面貌重新开张,生意逐渐回归正轨。

元宝趁热推陈出新,在身后挂上了“叠圆子”的木牌。木牌一经挂出,顿时引起了食客们的注意,纷纷争相来上一碗。

而那边,无忧小肆分店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宋玉盘突发奇想,欲将分店改为合伙制。不仅仅是观溪村,还有隔壁的桠溪村,有意愿的村民皆可出资入股,每年到了分红的账期便可获得一份红利。

这可把两村的村民们给激动坏了,无忧小肆的兴旺,他们可是有目共睹的。且说村里的石锋他们,这才一年不到,个个盖上了新房不说,家中的门槛都快要被媒婆们踩烂了。

石锋在度过了几日的惶恐之后,很快便收拾好心情,跟着宋玉盘一心投入到分店的事务之中。

他深知,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机遇,他必须牢牢抓住。同时,他无比感恩三位东家的提拔与赏识,暗自发誓必将尽己所能,不负他们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兄弟三人变得格外忙碌。宋玉盘更是常驻在了江宁府,处理着各项繁杂事务,与陈溪见面的次数也就变得寥寥无几。

不过陈溪平日忙于绣作,倒也不会无聊。

如今距八月,还有不到七个月的光景,算上路上所需的时日……他得抓点儿紧了。

只是,每每相见,他总难抵抗宋玉盘那软磨硬泡的攻势,被其缠着一同前往侯府小住。在那热气氤氲的温泉中放松身心,享受着彼此的亲昵时光,狠狠恩爱一番。

颂氏每日盯着历本,算着时日,越是接近宋玉树礼闱的日子,她便越是紧张。直至二月初八这日,她精心准备了三顿斋菜,晚间临睡前还特意沐浴焚香,以清净身心。

次日一大早,她便买了香火,往城隍庙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