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伪装 > 第13章 爸妈

第13章 爸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勉:“……”

“没有。”他的手臂从凌冬身边绕过,扯下一张擦手纸,用完以后团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纸掉进废纸篓的声音很轻,但在凌冬听来却异常刺耳,好像那纸团是直接砸在她脸上一样。

她愣愣地盯着地板,半晌才开口道:“没有就好,我先回去了。”

陈勉有此一问大概和上周上课她故意躲开他有关。

为了坐在教室的最后排,那天凌冬特意到得很早。张杨比她晚来大概5分钟,自然而然地凑到她旁边坐。

她当然不能不让对方坐,之后下课也就顺理成章一起离开教室。

两人走到教室前面时,她看见了陈勉,陈勉也看见了她。但她故意移开了视线,转而和身边的张杨聊天,连招呼都没和他打。

看来他真的很记仇。

陈勉见凌冬避而不答,便自顾自跟上她道:“要懂礼貌,下次看见人了至少得打个招呼。”

“嗯。”凌冬随口应着。

“你的伤怎么样了?腿还疼吗?”陈勉问。

凌冬愣了一下,“都好了。”

“那你欠我的衣服,打算什么时候赔?”陈勉有些漫不经心地偏头。

凌冬当然没忘记自己还欠陈勉一件衣服的事,可自从知道千姿的存在后,她便再不复当初的心境。陪着陈勉去逛街,放在以前,她肯定一百个愿意,可是现在……

她害怕,害怕和他接触得越多,就越沉沦。

“你在网上挑一件吧,到时候发给我,我付款。”凌冬回答。

陈勉立马拒绝了她的提议,“那不行,不亲自试一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

凌冬只好换了另一种方案,“你自己去商场试,试好了你微信联系我,我给你转账。”

陈勉姿态懒懒的,一脸无赖样,“也不行,我自己一个人,不愿意逛街。”

凌冬脱口而出,“那你找一个人陪你去。”

陈勉微笑道:“那就你吧。”

“……”

这人也太事儿了。

“好,那就明天吧。”

凌冬不得不妥协,要不然就真看起来她是在故意躲着他。

桌上已经摆了两道菜,一道是花生菠菜,另一道是口水鸡。

邹丽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口水鸡的美味,“这道菜是这家店招牌,每次我来都必点,麻辣鲜香,据说他们家的鸡都是当天现宰,所以肉特别新鲜。”似乎是光说不够,她夹了一块搁进凌冬碗里,“快尝尝!”

凌冬夹起来咬了一口,确实还不错,比她之前吃过的味道都要好。

邹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怎么样?”

“好吃。”凌冬评价道。

“我说的没错吧。”邹丽一脸仿佛参加厨王争霸赛拿了冠军的自豪。

凌冬搁下筷子,喝了好几口水,“就是有点辣。”

郑行言见状,赶紧对身边的陈勉说:“陈勉,你不是口味改了吗?尝尝,这菜肯定合你口味。”

陈勉瞟了郑行言一眼,而后从盘子里夹了一块不用吐骨头的肉放进嘴里。

凌冬清楚地记得陈希说过陈勉完全不能吃辣,还因此搞得家里做饭有时候一个菜得弄两种口味。

她好奇地盯着陈勉,想看看他现在是不是真的能吃辣了。

看起来一切正常。

这么说是真的变了,人果然是会变的。

还没等凌冬移开视线,陈勉的反应就向凌冬证明了有些人是永远变不了的。

只见陈勉的脸越来越红,额头开始渗出颗颗汗珠,最后似乎再也不能忍耐,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把自己手边的一杯柠檬水灌进了肚子,而后眼睛蒙上了一层水雾。

十分的我见犹怜。

凌冬赶紧给他又倒了一杯水,还找服务员要了一盒豆奶。

在灌下三杯水外加一盒豆奶以后,陈勉终于缓了过来,脸色也恢复成正常的颜色。

郑行言在旁边乐不可支,笑得碗筷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我还以为你真的能吃呢,原来比我还菜,你说你逞什么能啊,在场又没有人逼你吃,你这纯属自己找罪受。是不是实验室的日子还不够苦,还想再给自己找点苦吃。”

陈勉一记眼刀扫过去,“你话这么多不去讲相声可惜了。”

“你是对辣椒过敏吗?”邹丽一脸不可置信。

她觉得陈勉实在太稀奇了,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吃辣会变成这样的,而且平心而论,这道口水鸡的辣度也就那样。

陈勉:“没有,从小就这样。”

邹丽发出疑问:“那我们点这么多带辣的菜,你能吃饱吗?”

“没事,他喝水就喝饱了。”凌冬冷不丁地接话道。

陈勉闻言扫了凌冬一眼,神色不明。

邹丽:“额,好吧……”

李学成则屁颠颠地拿了菜单递给陈勉,“师兄,要不再点两个菜?”

陈勉却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冷冷道:“不用。”

凌冬估计陈勉是因为知道她自己电脑被弄坏的事对李学成这个人十分看不上,但人在外面混,少树敌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别主动招惹了像李学成这样的人。

她试图缓和场面的尴尬,微笑着对陈勉道:“要不你再点一道菜吧,饿着肚子对身体不好。”

陈勉听她这么说,也就接过菜单翻看起来。

“就是吃不完的话记得打包,不然就太浪费了。”凌冬补充道。

“师妹你多虑了,”邹丽笑着拍了一下凌冬的肩膀,“有我在,能吃完。”她看向对面的郑行言,“还有师兄,他饭量也可以。”

咬着花生米的郑行言平白无故被安排了一个“光盘任务”,嘴里的花生米顿时就不香了。

“师兄是林教授的学生吧?”李学成问。

陈勉眼皮抬也没抬,语气疏离,“嗯。”

林教授,全名林华明,是全校有名的“绅士范”教授。

林教授谦逊,待人客气有礼,穿搭也很讲究,在一堆常年穿衬衫加牛仔裤的教授中格外出挑。

李学成在研一时曾经上过林教授的一门课。

林教授对待每位同学都很温和,有一回李学成上课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班上有同学发笑,林教授却夸他的问题问得好,还借由他的问题拓展开去,聊到了课程大纲以外的内容。

不像胡老师,永远嫌你做得不够,学得不够,悟性不够,连笑容都是稀罕物。

李学成不止一次想,如果他是林教授的学生该多好。

看着眼前的陈勉,他越发笃定,如果他也是林教授的学生,他一定也是如此优秀,甚至比陈勉更为出色。

饭后,邹丽和郑行言扶着肚子走出餐馆。尤其是邹丽,吃了整整三碗饭,临走前还把干锅里剩的鸡爪全都啃了。

凌冬看见她这副吃撑了难受的模样,有些担心,“要不要吃点健胃消费片?”

邹丽摆摆手,“没关系的师妹,我经常这样。”

凌冬:“……”

凌冬从小就没有暴食过,上小学以前,家里主要是妈妈做饭,但妈妈做的饭真的太难吃了,很多菜都会有一些不该有的味道。比如番茄鸡蛋是苦的,因为鸡蛋炒糊了;红烧鱼是酸的,因为醋搁太多;冬瓜肉丸汤是甜的,因为放了糖。

她想不通,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村子里考上重点大学的妈妈怎么会在做饭这件事上如此没有天赋。不过,拜她妈妈所赐,凌冬自小吃饭就养成了只吃七八分饱的习惯,因为实在是吃不下。

再到上小学,爸爸做饭的日子就比较多了,这也是个人才,因为他老喜欢搞创新,包括但不限于番茄炒肉,青椒鱼汤,苦瓜夹猕猴桃,饺子煮面条……她那会儿对吃饭有种深深的恐惧,生怕哪天桌子上出现一道荔枝炖牛肉。

后来她被妈妈送进寄宿初中,同学大多都嫌弃食堂的饭不好吃,她却觉得味道好。但是多年来的习惯已经很难再改,不管东西再好吃,她都不会把自己撑着。

所以,对于邹丽这种经常会把自己吃撑到难受的情况,她是真的没有经历过,也不太了解,可能是因为邹丽的父母做饭太好吃了吧。

几个人在餐馆门口分开,凌冬因为和邹丽的宿舍楼在一个方向,二人便结伴一起走。

一路上,邹丽都不怎么说话,倒不是不想说,只是吃得太多,全身的力气都像被卸掉了一样,脑子也停止了转动。

凌冬便主动提出陪她去操场散步消食。

操场上人不少,三三两两,或玩飞盘,或踢球,或什么也不干,往地上铺块野餐垫,坐在上头聊天吃东西。

惬意的凉风拂过,空气中有秋叶的味道。

两人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绕着操场走了两三圈,邹丽觉得自己的情况好些了,才缓缓开口道:“师妹,你国庆要出去玩吗?”

凌冬想了想,“明天去趟商场,之后还不知道。”

邹丽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我这近视度数可能涨了,明天去验个光配眼镜。”戴上眼镜后她追问道:“就没别的计划了?不去外地玩?”

“可能会去港,”

凌冬正说着,一个来电打断了她的叙述。

她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上是“爸爸”两个字。

“喂,爸爸。”她接起电话,语调毫无波澜。

“年年,我们明天下午5点的飞机到淮京,你阿姨让我问问你有没有时间晚上一起吃个饭?”

凌冬看着跑道上的红色塑胶,风撩起她额前的碎发,“没有,我明天约了同学逛商场。”

“好,多跟同学出去玩也好,那后天呢?”

“再说吧。”

“好,那爸爸明天再来问你。”

“嗯,拜拜。”说完,凌冬挂断了电话。

“你家里人要来淮京看你?”邹丽适时提问。

凌冬淡淡道:“来旅游的,顺便看我。”

“那也很好啊。”邹丽牵起嘴角笑,那笑仿佛带着一点深不见底的忧伤似的。

凌冬笑了笑,不置可否。

邹丽见她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便捡起刚才凌冬还没说完的话,“你刚才是想说你要去港城?”

凌冬点头又摇头,“还没定,师姐呢?”

“我没想好,师妹,淮京有没有那种去了就能让人觉得身心舒服的地方?最好有山啊,树啊,鸟啊虫啊什么的。”邹丽张开了双手,深呼吸了一口气,好像此刻正沐浴在森林里的第一缕晨光之中一般。

“去植物园吧,可以赏花看树,还有山可以爬。”凌冬思索片刻,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邹丽放下双手,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旋即笑意盈盈道:“好啊师妹,我国庆就去植物园。”

之后,两人又绕着操场走了几圈才各自回了宿舍。

戴淼淼晚上出去跟孙驰吃饭了,因此宿舍就凌冬一个人。

她拉开自己的小抽屉,从中抽出一张十几年前的全家福。

即便塑封过,照片也不可避免地泛旧。照片里,她穿了一件漂亮的大花裙子,妈妈穿着当年最时髦的黑色皮夹克。爸爸一身西装。任凭谁看了,都会以为这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一家人。

可只有凌冬知道,拍这张照片的时候,爸妈之间就已经是水火不容了。爸爸性子要强,妈妈性子更强势,两个要强的人碰在一起,连吃饭的碗谁来洗都能吵得不可开交,更不用说小孩的兴趣班怎么选的这种问题了。因为两人谁也不服谁,所以凌冬经常前一周还在拿着铅笔学素描,第二周就穿上舞鞋学跳舞,第三周又坐在架子鼓前敲来敲去了。

后来他们之间达成协议,周一到周三的课外兴趣班由凌冬爸负责,周四到周六则由凌冬妈管辖。凌冬就跟个安了永动机的陀螺一样,从一个机构转到另一个机构。

最后什么都学不好,学不像样。

凌冬把照片丢回抽屉,准备刷手机转移注意力。

一摁开手机,就看到了妈妈发来的微信消息。

是两条语音消息。

凌冬点开,听得出语音是在机场发的,登机广播几乎要盖过妈妈原本的声音。

“年年,妈妈要去趟非洲,那边网络不太稳定,你有什么事就找你爸。另外呢,你出国申请的事得抓紧了,别拖拖拉拉的。”

“还有,绝对不许谈恋爱,先立业才成家。”

第二条,凌冬妈几乎每次给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