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西域没有荔枝 > 第71章 郭立

第71章 郭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闵碧诗坐在一旁,刚想张口,就见李云祁看向他,他以为李云祁终于开始询问他的意见了。

只听李云祁道∶“闵评事,你前两日说得案情分析,我觉得分析得很好,稍后你再和浮图复述一遍。”

他朝闵碧诗点点头,“没什么事的话,今日就早些歇下,明日一早就出发。”

闵碧诗又张了张口。

只见一旁的狄小店站起来,说∶“不必了,时间紧迫,我们现在就出发。”

他看向闵碧诗,问∶“闵评事,你有什么随身之物需要带吗,或者去了万年县再买也可以。”

闵碧诗终于闭上嘴,长长出了口气。

合着根本就没人要问他愿不愿意去。

闵碧诗顿了顿,只得站起来,说∶“没什么要带的,咱们走吧。”

他们二人没有耽搁,去驿站借了马,直接就上路了。

闵碧诗没有听过狄小店这个人,他对京都的了解大多来自母亲和闵金台。

狄小店品阶不够高,年纪也轻,很明显,他还不足以令人忌惮。

但闵碧诗还是很少说话,他把戒心藏在背后,从不主动挑起话头,多数都是狄小店问,他答。

从只言片语中,闵碧诗大概摸出狄小店的脾性。

——他位末,态度却认真,查案一丝不苟。

难怪他一个从六品寺丞却能担任钦差。

狄小店从闵碧诗那里了解了万年县案的经过。

虽然郭秀才声称是因果循环才致凶案,但韩夫人表弟任彧之死该如何解释?

因果显然不足以成为证据。

况且,七日之内死了三个人,这几乎定义为连环凶杀案,仅用因果论解释简直是无稽之谈。

在狄小店心里,这就是对人命的漠视,他不仅不信,还嗤之以鼻。

至于闵碧诗,狄小店看他身形单薄,沉默寡言,只把他当成了弱柳扶风的美人灯儿,没指望他能帮上什么忙,只要在边上做一些记录的工作就可以。

*

闵碧诗和狄小店到万年县时,已过了宵禁。

他们二人手里有文牒,有金吾卫开道,一路畅通无阻。

万年县离京都近,繁华程度可与京都比肩。

各坊间的大路空空荡荡,坊内却灯火通明。

留宿坊内客人往来,跑堂的伙计吆喝不断,账房先生把算盘敲得“噼啪”响,后厨不断飘出“滋啦”的爆炒油烟,喧闹声从四面八方挤进来。

酒肆架筑的高台上胡姬舞姿灵动,脚踝上铃铛脆响,座下酒客觥筹散乱,空气中弥漫着西舶的香料味。

一方巾帕从天而降,快落到闵碧诗头上时,忽然吹来一阵风,盖了狄小店满脸。

狄小店仓惶地抓下帕子,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姐儿半倚栏杆,掩面笑着。

“呦!”楼下一个男人喊道,“这是看中你了,还不快点上去,姐儿一高兴,说不准不收你银子!”

周围一片哄笑。

狄小店脸憋得通红,拿着帕子不知所措。

二楼的茶博士正巧路过,探出半个身子,对狄小店说∶“不是你!”

他的手指向闵碧诗∶“姐儿看上的是这位公子!”

周遭笑声更甚。

闵碧诗拿过他手里的帕子,随手捡了个小石块包进帕子,利落地朝上一扔,又扔回那姐儿的脚边。

姐儿一愣,随后跺着脚愤愤地捡起帕子,闵碧诗笑着朝她抱拳。

狄小店看着他,不禁有些讶异。

前面的闵碧诗翻身上马,走在一旁的马道上,与摩肩接踵的客商们擦身而过。

波斯商人拿起摊上的孔雀石,对着灯火仔细打量,那摊铺上还有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

“你喜欢啊?”狄小店勒着马,放慢速度。

闵碧诗收回目光,朝他笑了笑。

“你看。”狄小店用马鞭指指,“那小贩手里拿的是水晶,旁边颜色深一些的是琥珀,有纹理的是玛瑙,看颜色么,应该都是西域或者僧祇的货。”

狄小店说着开始思索∶“不过这些货一般都走河西码,现在河西刚打完仗,码头、商道一时半会儿恢复不了,客商得绕路走吐蕃,那地方可不好过,税高得吓人,这些货应该也不便宜。”

闵碧诗挑眉看他。

大理寺中还没有人在闵碧诗面前提过河西兵败,大家保持着某种微妙的中立,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认。

狄小店似乎并没有把闵碧诗与河西闵氏联系在一起。

闵碧诗倒是有些意外。

狄小店在摊前驻足了一会儿,见闵碧诗没有要买的意思,便道∶“若是不买,咱们就直接去县衙。”

闵碧诗驾起缰绳,随即又道∶“这个时辰,县令已经回府了吧。”

“兵贵神速,先去会会那个郭秀才。”

狄小店说完一拍马尾,已经策马先行了。

*

郭秀才,本名郭立,今年二十一岁,他头一次参加童子试就中了秀才,那年他才十二岁。

十二岁的秀才,可以称得上神童。

两年后,他就被鹿鸣书院聘为先生,一直教书。

然而时有不幸,前年秋闱时,郭立榜上无名,他自认教书与温书无法兼顾,但人无金银便无法立足,郭立只能继续待在书院,好在他没有自怨自艾,重整旗鼓后决定明年再次赴考。

但这一切都终止在了七月初八。

郭立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大牢里三日了。

他自小熟读圣贤,奉孔孟之道为至理,他以礼待人,别人也以礼待他,但牢里斑驳潮湿的墙壁,腐朽难闻的气味,让他有种变成脏沟里的耗子的错觉。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郭立条件反射般飞扑向牢门。

“我冤枉啊!我所言句句属实!你们为何不信!你们、你们怎敢扣我,还押我进大牢,谁给你们的胆子?!我乃秀才,秀才!朝廷专供的廪生,可见官不跪,不受刑讯!你们怎敢把我关在这里?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律法……”

郭立蓦地止声,因为他看见两个生面孔站在外面。

狄小店下压着手,示意他安静。

“行了,别喊了。”狄小店看看左右,周围一片漆黑,“狱吏都歇下了,夜里无人供水,当心喊劈了嗓子。”

郭立怔愣着∶“你们……”

“在下大理寺丞。”狄小店说,“奉令前来查办此案,还请阁下多多配合。你叫郭立,是吧?”

郭立噎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伸出手去抓狄小店的衣袖。

“大人,我冤枉啊,我是秀才,我怎么可能……”

他还没说完,狄小店就一巴掌拍掉他的手,挽起袖口道∶“断案讲证据,抓我没用。”

郭立目光一转,看见后面站着的闵碧诗,又伸着手去够闵碧诗的衣角。

“大人,大人救我!我冤枉啊!”

狄小店刚从墨袋里摸出纸笔,见状回身拦住他。

“哎,你不是秀才吗?你看看你,哪有点文人风骨,秀才不受刑讯——这里没人逼供,见官不跪——也没人逼你下跪啊。起来说话!”

郭立眼看就不耐烦了,他双手插在袖筒里,冷哼道∶“狱里的粗食我咽不下,好几日没用饭,没劲儿,站不起来。”

“那坐着也行。”狄小店舔了舔笔尖,“我问你,你为何说韩家小儿是逯翁转世而来的?”

郭立还是背着身∶“我看见了。”

“再复述一遍。”

郭立叹口气,闷声道∶“我那日黄昏时出门散步,路过韩府后门,正巧看见一个老翁挑着担子急匆匆进去了,但韩府无人看见有这么个人进去,他肯定就是来投胎报仇的逯翁啊。”

狄小店问∶“那日是哪一日?”

“七月初五。”

“那来投胎的逯翁,别人都看不见,就你看得见?”

郭立顿了顿,转过头问∶“你这是何意?我就是看见了啊。”

“我的意思是。”狄小店说,“别人都看不见,怎么偏就你能看见?”

郭立插着手又背过去∶“那我不知道。”

狄小店点点头,拿起笔和册子,边写边道∶“郭立对目击经过表述不清,借由投胎之事含糊其辞,有混淆视听之嫌。”

郭立转过头瞪大眼睛,紧接着起身就要去夺他的小册子。

狄小店让他扒拉得下笔不稳,一道墨迹甩到身后。

“你在瞎记什么?”郭立愤愤地盯着他。

“你不没吃饭没劲站不起来吗?”狄小店看着贴在栏杆上的郭立,“这怎么是瞎记,我是据实记录,你说什么我记什么。”

狄小店回过头,看着溅到闵碧诗衣角上的墨点,拱手道∶“抱歉啊闵评事,回去我给你洗洗。”

闵碧诗摆摆手。

郭立眼睛瞪得更圆,就差把脑袋从栏杆里挤出来。

“你写得那些,我都没说过!”

狄小店∶“里面也包括一些我的推断……你别管了,接着说。”

“我说什么说!”郭立大叫起来,“你这不是信口雌黄,颠倒黑白吗!”

“你喊什么。”狄小店皱起眉,“有关案情的我一句没说,怎么就雌黄了?再说,咱俩谁颠倒黑白还不一定呢。”

闵碧诗凑近看那册子,只见狄小店方才画下的全是波浪线。

闵碧诗∶…………

京都人都是这么办案的?

闵碧诗莫名想到赫连袭,当时他贸然夜闯东涧村,被当成拐孩童的人牙子,俩人差点没被群情激奋的村民打死。

狄小店注意到闵碧诗在看他,于是转过头,低声道∶“这是策略,评事稍安勿躁。”

趁着这个机会,郭立一把抓住闵碧诗的袖子∶“大人您一表人才,风光霁月,一看就是为民请命的好官!救我啊大人!”

狄小店“嘶”了一声,硬是把郭立的手揪下来。

“我怎么跟你说的?”狄小店用笔杆敲着栏杆,“断案要讲证据,证据!你奉承谁都没用!”

郭立撇着嘴瞪他。

“我再问你。”狄小店说,“照你说,常童生和逯翁的死是因果循环,那任彧的死因该如何解释?”

郭立早知他会这样问,于是道∶“我怎么知道,这归你们官府管,有人死于非命,衙门不应该去查吗,我一个教书的能知道什么?”

狄小店问∶“你怎么知道任彧是死于非命?”

“官府说的啊。”郭立说,“牢里的狱吏都知道,仵作验出他是被勒死的。”

狄小店点着笔杆,说∶“七月初二,逯翁死,初五,任彧死,初八,常童生死。任彧的死亡日期刚好夹在逯翁和常童生之间,他们三人的死因没有关联吗?”

“我不知道。”郭立说,“那个任彧,我都没见过他。”

“咦?”狄小店突然道,“任彧的尸身是初五早上在河边发现的,你傍晚就目睹了逯翁投胎之事,这么巧?”

郭立突然一滞,僵硬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我杀的那个任彧?你不要太荒唐!”

“不是。”狄小店连连摆手,“我没说是你杀的,我相信以郭秀才的品行,杀人越货这种事是肯定做不出的,我就是好奇,怎么会这么巧……”

郭立气得不想理他,别过脸去,说∶“你还有没有事?”

“你再回忆回忆,从你目睹常童生推落逯翁,再到逯翁冤魂投胎韩家小儿,整个过程里,除了你,可还有其他目击证人?”

郭立道∶“没了。”

狄小店叹口气∶“这可难弄,只有你一人的供词,无法作为呈堂证供,我们也没法核验真伪啊。”

郭立没做声,只朝他们露出个后背。

狄小店转头看闵碧诗,问∶“闵评事,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闵碧诗顿了顿,道∶“今日太晚,明日吧。”

狄小店点点头,转身就要和闵碧诗一同离去。

郭立这时蓦然回过头,扒着栏杆叫道∶“等等!”

闵碧诗和狄小店都回头看他。

狄小店∶“怎么……”

只见郭立紧紧盯着他们二人,缓缓开口道∶“你们信不信因果?”

狄小店眉心蹙起两道皱褶,半晌没作声。

郭立又问∶“如果这世间真有因果报应呢?”

狄小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