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言语之间:黄胖胖的辩论奇遇 > 第49章 第 49 章

第49章 第 4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胖胖被这种观点的交锋深深吸引。他开始思考,即使在最"人工"的技术领域,人类的控制力也面临着源于复杂性的边界。这似乎呼应了他在自然保护区看到的情景——最有效的干预不是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而是创造条件让系统按照自身的逻辑运行。

中午休息时,黄胖胖和苏醒与几位参会者攀谈,分享了他们正在准备的辩论话题。一位老年哲学家对此特别感兴趣。

"'天择与人择'是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他眼神深邃地说,"从普罗米修斯神话到现代基因编辑技术,人类一直在思考自己干预自然的权利和界限。但现在,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因为我们的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黄胖胖趁机请教:"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定义人择的合理边界?"

老哲学家思考了一会儿:"也许边界不应该基于技术可行性,而应该基于我们对复杂系统的理解程度和对干预后果的预测能力。越是复杂,越是难以预测,我们就应该越加谨慎。同时,干预的目的也至关重要——是为了满足短期欲望,还是为了长期福祉?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还是为了整体的平衡?"

这番话给黄胖胖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提供了一个评估人择边界的框架,既不是简单的"可以做就做",也不是教条的"不应干预",而是基于理解、预测和目的的综合判断。

下午的讨论更加深入,涉及到AI在医疗、司法、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伦理。黄胖胖和苏醒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记录引发他们思考的观点。

研讨会结束时,已是黄昏时分。章教授过来与他们会合,询问两天调研的收获。

黄胖胖感慨道:"这两天的经历让我对'天择与人择'有了更立体的理解。特别是看到了不同领域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基因库的保存与应用、保护区的引导与退出、AI发展的设计与失控。这些都是同一个命题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苏醒补充道:"而且,我发现'超越'这个概念本身需要重新思考。不同的干预形式意味着不同程度的'超越'——有些是替代自然,有些是引导自然,有些是修复被破坏的自然。我们需要更精细的词汇来描述这些差异。"

章教授点头赞许:"你们的观察非常到位。正是这种细微差别的认识,让我们能够超越简单的二元对立,形成更富有层次的思考。"

三人走出科学院大门,夜色已经笼罩城市。街灯亮起,人工的光明替代了自然的日光,这本身就是一个"人择"的隐喻。

回到学校后,黄胖胖婉拒了苏醒一起整理笔记的邀请,表示需要一些独处时间来消化这两天的体验。他独自走在校园里,夜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

这两天的经历如同一场密集的心灵之旅,带给他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视角的转变。"天择与人择"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辩题,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在从基因到生态,从技术到伦理的各个层面展现出不同的面貌。

回到宿舍,方易已经睡了。黄胖胖轻手轻脚地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两天的笔记和思考。从基因库的保存技术到保护区的修复策略,从AI的进化路径到伦理边界的讨论,每一个点都可能成为辩论中的有力论据。

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形成一个更加统整的框架来理解"天择与人择"的关系——它们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一个复杂的光谱;人类的干预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具有多种形式和程度;评估干预的标准不应仅基于技术可行性,还应考虑理解程度、预测能力和干预目的。

写到深夜,黄胖胖终于感到思绪清晰了许多。他保存了文档,关闭电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明天,他将与苏醒见面,一起准备下一轮辩论的策略。他隐约感到,这次田野调研不仅拓展了他的知识,更拓宽了他的认知边界,让他看到了问题的更多维度和复杂性。

带着这样的思绪,黄胖胖渐渐进入梦乡。在梦中,他站在一个广阔的花园里,这个花园既有自然的野性,又有人工的设计,两者和谐共存,相互成就。这或许正是他心中"天择与人择"理想关系的隐喻——一个"达尔文的花园",既尊重生命的自主性,又体现人类的引导之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