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胖胖小心地收好U盘:"太感谢了,林教授。"
"还有,"林教授递给他一张名片,"这是我在环保厅的一位老朋友,她是此次调查的副组长。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水污染的新证据,可以直接联系她。但要注意保密,不要通过可能被监控的渠道传递敏感信息。"
送黄胖胖回家的路上,林教授还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省农科院的几位年轻专家对'共生养蜂法'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能在后续研究中纳入这一思路。这意味着即使当前项目获批,未来仍有调整和改进的空间。"
回到家中,黄胖胖立即将林教授的警告告诉了父亲。黄志明听完,表情严肃但不惊慌:"早有预料。实际上,今天下午就接到通知,明天将有防疫检查组来养蜂场。我已经安排人员做好准备。"
"爸,您不担心吗?"黄胖胖问道。
父亲微微一笑:"担心什么?我们的养蜂场一向遵守最严格的标准,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如果他们想找茬,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确实产生了影响。"
黄胖胖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父亲的镇定和勇气给了他巨大的力量。
"况且,"父亲补充道,"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今天下午,县里七家养蜂场的负责人联系我,表示愿意支持'共生养蜂法'的试点计划。他们都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养蜂人,亲眼目睹了野生传粉者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对现状深感忧虑。"
这个消息让黄胖胖振奋不已。在压力和阻力面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支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正是他所期望的改变。
晚饭后,黄胖胖收到了孙明的短信:"明天中午12点,图书馆后门见。有重要情报,事关辩论赛。不要告诉任何人。"
黄胖胖犹豫片刻,回复道:"确定是你本人发的信息吗?能否透露一下我们上次见面讨论的主题?"这是一个简单的身份验证。
很快,孙明回复:"当然是我。我们讨论了'超高产蜜蜂培育计划'与土地收购的关联,以及透明化科学讨论的重要性。"
确认是孙明本人后,黄胖胖回复同意明天见面。他意识到,随着辩论赛临近,各方势力都在加紧行动,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晚上,黄胖胖整理了U盘中的新资料,并将其融入辩论准备中。澳大利亚研究提供的"传粉者崩溃临界点"模型特别有价值,它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必须未雨绸缪,而不是等到问题严重时才采取行动。
临睡前,他给辩论队的队友们发了一条信息,简要通报了最新情况,并提醒大家保持警惕:"看来有些人对我们的工作感到不安。这恰恰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明天继续保持专注和冷静,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夜深了,黄胖胖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从一个简单的辩论题目,到一场牵涉重大利益和生态未来的博弈,这段旅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但他不后悔,反而感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心中逐渐强化。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银光洒在院子里的花草上。远处,夜行的昆虫发出微弱的鸣叫,组成了大自然的夜间交响曲。这些微小的生命,看似不起眼,却是整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那些野生传粉者,虽然默默无闻,却在维持着整个生态网络的平衡和健康。
黄胖胖想起李明哲的话:"保护自然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信仰。"或许,这也正在成为他自己的信仰。
带着这样的思绪,黄胖胖渐渐进入梦乡。在梦中,他看到蜜蜂和野生蜂共同飞舞在花海上,和谐而美丽。这幅画面如此自然,如此和谐,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现实中的平衡如此难以实现?
然而,梦的深处,一个声音似乎在回答:因为值得的事情,往往不会轻易实现。但只要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对话而非对抗,平衡终将可能。
明天,又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天。但黄胖胖已经准备好了,无论前方道路多么曲折,他都将坚定前行。
因为他知道,在这场关于蜜蜂、野花与未来的对话中,他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立场,更是一种希望——希望人类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希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能找到平衡点,希望科学和理性能战胜短视和偏见。
这希望,值得他倾尽全力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