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气氛热烈,第一轮交锋的余韵尚未散去,主持人陈静已经宣布第二轮辩论开始。
"有请正方二辩发言。"陈静微笑着伸手示意。
浙大队的王明起身,他是机械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专攻智能制造方向。身着深蓝色西装的他步伐沉稳地走向演讲台,眼神中透露着自信与从容。
"感谢反方一辩周辰同学的精彩发言。"王明先是礼貌性地向对方致意,然后转向全场,"但我必须指出,反方对低空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过于保守,对乐清市的产业转化能力估计不足。"
王明调整了一下话筒,声音清晰有力:"首先,关于低空经济的发展阶段问题。虽然全国通用机场建设存在缺口,但低空经济并非只依赖正规通用机场。实际上,临时起降点、无人机港站等轻型设施才是低空经济特别是无人机应用的主要支撑。"
他拿出一份精心准备的资料:"根据最新数据,深圳市已建成109个直升机/eVTOL起降点,预计2025年将达到240个。这些起降点大多利用现有建筑屋顶、开阔场地等资源,投资成本远低于传统机场,建设周期也更短。乐清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快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黄教授听到这里,微微点头。王明的论述切中要害,显示出对行业前沿的敏锐把握。
"其次,关于空域管制问题。"王明继续道,"不可否认,空域是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近年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省创新的军民航协同管理模式,将低空飞行从管制指挥模式转变为目视自主飞行模式,大幅简化了飞行计划报批流程。浙江省也正在推进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工作。"
王明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温州市官员:"温州市已经成立了浙南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这为乐清开展低空经济试点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深入,空域限制将逐步放宽。"
接着,王明转向核心论点:"最关键的是,反方低估了乐清的产业转型能力。乐清电气产业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这恰恰是发展低空装备制造的重要基础。"
他举例说明:"以无人机为例,其核心部件包括飞控系统、动力电池、电机、通信模块等,这些与乐清现有的电气、电子产业高度契合。特别是在动力电池、电控系统方面,乐清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王明的眼神愈发坚定:"更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产业链中70%以上的环节属于制造和配套领域,正是乐清的强项。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乐清完全有能力在低空装备制造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最后,王明提出一个全新观点:"我们强调的是'产业生态'而非单一产品。低空经济不仅包括飞行器制造,还涵盖运营服务、数据应用等多个环节。乐清可以从产业链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环节切入,形成独特竞争力。例如,聚焦无人机电气系统配套、低空通信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这些都是乐清的传统优势。"
他总结道:"综上所述,尽管低空经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但乐清具备突破这些瓶颈的条件和能力。通过差异化定位和产业链协同,低空经济完全有望成为乐清市新的经济增长极。谢谢!"
王明的发言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引发了热烈掌声。他的专业背景使他能够深入剖析技术路径问题,给正方增添了不少分量。
黄教授满意地点点头,这位选手展现出的产业洞察力令人印象深刻。
"感谢正方二辩的精彩陈述,下面有请反方二辩发言。"陈静宣布道。
清华队的李琳站起身来,这位航空航天学院的高材生自带一股学术气质。她整理了一下黑色西装的衣领,大步走向演讲台。
"感谢正方二辩的精彩论述。"李琳先是礼貌性地致意,然后话锋一转,"但我不得不指出,正方对低空经济的技术瓶颈和商业化难度估计不足,对乐清市的资源禀赋判断过于乐观。"
李琳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首先,让我们正视低空经济的技术门槛。低空飞行器,无论是无人机还是eVTOL,都涉及材料科学、航空动力、飞行控制、通信导航等多学科交叉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不是简单依靠现有电气制造能力就能掌握的。"
她举例说明:"以eVTOL为例,其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电推进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故障安全冗余设计等。这些技术目前主要掌握在少数航空科技企业手中,技术门槛极高。即使是亿航智能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从研发到获得型号合格证也花了近十年时间。"
李琳的论述引起了评委席上几位技术专家的共鸣,他们对这位选手的专业水准表示赞赏。
"其次,关于基础设施问题。"李琳继续道,"正方提到深圳的起降点建设,但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深圳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强大的政府资源投入和明确的制度安排下进行的。深圳率先启动了SILAS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系统,这是全国首个市域级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投资巨大。"
她质问道:"乐清是否具备类似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如果没有这些配套系统,仅靠物理基础设施是无法支撑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
接着,李琳转向最核心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低空经济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目前能够实现盈利的低空经济业务极为有限。无人机物流虽已在部分城市试点,但主要依靠补贴维持;低空旅游受众群体有限,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工业巡检等领域虽有应用,但市场规模有限。"
她引用了一组数据:"据估算,即使到2030年,全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也仅约万亿元级别,远低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其他新兴产业。而乐清作为一个地级市所能分享的市场份额更为有限。"
李琳的目光扫视全场:"此外,乐清虽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但缺乏低空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截至目前,浙江省内的低空经济核心企业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等地,乐清在产业生态上处于明显劣势。"
她总结道:"因此,我方认为,低空经济对乐清而言是一个可以适度发展的新兴领域,但将其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过于冒进。乐清应当保持战略清醒,立足自身优势,发展更符合本地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谢谢!"
李琳的发言同样博得了热烈掌声。她的技术专业背景使她能够深入剖析低空经济的技术门槛和商业化难题,给反方增添了不少说服力。
黄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场关于技术和产业路径的激辩已经上升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正方强调乐清的产业转型能力和差异化定位,反方则直指技术门槛和商业化困境,两方各有千秋。
坐在评委席的温州市发改委张主任低声对身旁的同事说:"这场辩论确实精彩。正方对乐清的产业基础分析很到位,反方对技术瓶颈的指出也很中肯。这正是我们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场下的观众们也被这场高水平的交锋所吸引,不少人正在记录两方的精彩观点。尤其是几位来自乐清本地企业的代表,对辩论中提到的产业转型路径和技术难题分析表现出浓厚兴趣。
随着第二轮辩论结束,整个会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主持人陈静宣布短暂休息十分钟,让选手们有时间整理思路,准备下一轮的交锋。
在休息时间,两队选手没有闲着,各自抓紧时间商讨接下来的策略。浙大队的四人围坐一圈,低声讨论如何应对对方提出的技术门槛问题;清华队则在分析乐清的资源禀赋,寻找正方论述中的漏洞。
黄教授站起身来,走到窗边透气。他望着窗外乐清市的景色,思绪万千。作为一个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他深知低空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场辩论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为乐清市的发展提供思路。
十分钟很快过去,选手们回到各自的位置,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思想交锋。这场关于乐清市低空经济发展的辩论正在步入高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