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的早晨,陈京墨主仆二人早早起来便在客栈大堂用着早饭。只见他们用完早饭后还一直坐在那里,貌似在等着什么人,而唐不染跟蓝兰这时两人才缓缓来到了大堂准备用早饭。她们刚找到空的位置坐了下来,接着店小儿便给她们上了早饭。
唐不染一脸疑惑的询问:“小哥,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都还没点怎么就上菜了呢?”
店小二则回答说:“这是那位公子给你们提前点好的。”
唐不染顺着店小二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打扮都不像是个普通人的年轻公子哥正向她们打着招呼,旁边还坐着个像是随从打扮的人,应该是个非富即贵的公子。
唐不染正想拒绝他的好意时,就看见蓝兰已经开始吃了起来,任由唐不染一脸无奈的的看向自己。
只好无奈的对着那位公子说:“那就多谢这位公子的好意,餐食我们就收下。”
陈京墨也客客气气地回应说道:“姑娘不必客气,只要两位姑娘吃的满意即可。敢问姑娘是不是第一次来这梧州,我们来过这梧州好几次对这梧州也算熟悉,是否有幸可以同两位姑娘结伴一同前往游玩啊?”
这时的蓝兰赶紧抢着回应说:“好啊!好啊!那我们就一起。”
唐不染再一次用一脸的无可奈何的看着她,心里想着我的好蓝兰啊!你可真的是心大,等下人家把你卖了都不知道反倒还帮人家数钱。
不好意思,这位公子。我们来梧州不是游玩的,还有正事要去做,多谢公子的好意了。唐不染回答道。
既然姑娘有事,我们也不好强求。那等姑娘办好事情之后,我们再结伴游玩。反正我们也要在这梧州待上一段时间,敢问姑娘尊姓大名?陈京墨再次询问唐不染。
我叫蓝兰,前面是蓝天的蓝后面那个是兰花的兰。还有这是我的好朋友好姐妹叫唐不染,她是个可厉害的大夫,你们要是身体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们小染的,保证给你们药到病除。说完蓝兰又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一旁的看着眼前的蓝兰真是哭笑不得,真不知道该说她些什么才好。
听到这话的小陆有些不开心的说道:“我们身体好着呢!才没什么毛病,哪有人第一次见面就给人家介绍大夫的。还说什么大话,什么身体有毛病找她,还真以为自己是华佗在世啊!”
小陆,不可无礼。陈京墨严肃的看着小陆说道。
公子,明明是她自己先说的那些话,你还骂我。
小陆,让你别说了你还说,再这样不听话你就不必跟着我好早点回家去。
看出自家公子生气,小陆赶紧闭上嘴生着闷气不再说话。
实在是不好意思,刚刚是我家随从无礼了,小陆向来心直口快,多有得罪姑娘莫要见怪。
没事,刚刚蓝兰说的话也是无心之举还望两位不要放在心上。
刚才还没自我介绍,在下姓陈名京墨,旁边这位是小陆。我们来这梧州也是为了办事也要待上一段时间,敢问唐姑娘在梧州是为了办何事,方便的话告知一番或许在下能帮的上忙。
原来是陈公子,实不相瞒我来这梧州是为了精进和学习医术的。打算找医术高明的大夫学习学习,既然陈公子你对这梧州比我们熟悉。那你是否知道梧州这里有那些医术比较高明的大夫吗?
这我还刚好知道,梧州城的信安堂医馆有位老大夫医术十分高明,而这信安堂也是梧州城最大的医馆。听闻他们那里现在正好在招收学徒,你们刚来对这里路段还不熟悉,要是唐姑娘要是不介意的话可否给在下一个机会带你们前往?
唐不染思虑了一会说:“那就有劳公子带路了,还麻烦公子稍等片刻,我们用完早饭便一同前往信安堂。”
好的,那唐姑娘你们慢慢吃不急......
陈京墨带着她们走了一段路之后,便来到了那信安堂,只见门口贴着启示“聘请一名大夫学徒和两名捣药杂工”。
小染,你看。这信安堂真的聘请人哎!可算没有白来。蓝兰有点庆幸的对唐不染说道。
唐不染看着眼前这张贴着的启示,纸张陈旧还些许破损,想必张贴了有些时间的了。看来这信安堂的掌柜的对这聘请的人应该会有些许严格。
这是刚好有进去应聘的人走了出来,口中还说着:“只是来做个学徒的,还问一大堆药理医理,要是我都懂的话我还来做什么学徒啊!我早就自己开一家医馆了,还用到你这来应聘什么学徒,真是不可理喻。”
唐姑娘,那你们先忙。预祝唐姑娘顺利应聘成功,我们也就先行离开了,得空再来这寻你,还有蓝兰姑娘,下次再见。
那好,多谢公子跟我们带路。
公子,刚才听去应聘的人说这里刁钻严格的很,她们未必会应聘的上啊!怎么公子你说的她们一定会在这做事似得,还下次来这寻她 。
我相信她一定能成功留在这信安堂的,我们抓紧点去做我们自己的事吧!
等陈京墨和小陆离开后,唐不染和蓝兰也走进了信安堂。
两位你们是来抓药还是看病的?抓药的话到药柜前告诉柜子的药师即可,如果是要看病那还得稍等片刻。刘大夫还有几个病人没有看完。医馆的管事对着两人说道。
我们既不是来看病也不是来买药的,我们是来应聘学徒和捣药杂工的。蓝兰回答道。
学徒?捣药杂工前几日我们已经聘请到一名,只剩一个名额了。你们应聘杂工的先跟我去后院试试手,看适不适合?
蓝兰,你先跟着这位管事的去后院,我在这里等刘大夫忙完先。唐不染说道。
那好,那小染你在这里先等着,我先进去试试啊!
蓝兰跟管事的进去试工之后,唐不染便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刘大夫看病和用药方法。
过了一会儿以后,医馆外有人大喊:“救命啊!刘大夫,救命啊!”几个人抬着一个全身是血的中年男子进了医馆。
刘大夫,请你快点救救我爹,救救你了。一年轻小伙哭着说道。
刘大夫赶忙从位置上走了过来说:“快把伤患平稳放下来,患者因何受伤的?”刘大夫说完之后,立马开始检查患者身上的伤口。他发现伤者身上有大大小小多处受伤出血处,不过最严重的还是大腿动脉处出血量大,所以初步断定是因为腿部出血受伤导致血流不止的。
我和我爹今天早上便进山砍树,不料在砍着一颗树时预判错误。那树既然倒在了人在的一边,好在我爹当时反应及时才没有被那树砸中,不过大腿还是被倒下来的树干刺穿了。当时我看我爹被那刺中的树干刺的血肉模糊,于是我便用力把刺在他身上的那根树干就拔了。谁知拔了之后便血流不止,之后我赶紧扯了自己身上的衣服布料绑住了受伤的地方,本以为绑住之后过一会就不会出血了。可还是血流不止,我便赶紧把爹背回村子叫人把我爹抬到了这里,刘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爹啊!一旁的小伙心有余悸的说道。
好,我知道了。你先不要慌乱,伤者出血量大却时间较长,我尽量而为,程礼快把止血包拿过来。刘大夫一边把绑着的布解开一边吩咐药柜的程礼说道。
好的,我马上拿过来。程礼回答道。
刘大夫,这是你要的止血包。站在一旁的唐不染不知何时已经把止血包拿了过来。
刘大夫看了一眼接过止血包敷在了伤者的大腿出血点,敷上之后刚开始出血量明显是减少的,人以为可以止住血的时候还是没有止住,鲜血还是继续流了出来。此时的伤者脸色十分苍白乃是失血过多造成,就当大家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刘大夫再次让程礼把自己的工具袋拿了过来。
把伤者抬到里屋榻上去,受伤的面积太大止血包也起不了作用,如今之计只能缝合伤口再进行止血。这位姑娘也是懂医理的吧!麻烦你随我一起进去救治伤患,程礼快点帮我准备好缝合伤口需要用到的工具。刘大夫一边走着进里屋一边对旁边的唐不染说道。
唐不染知道事态紧急,赶紧跟着刘大夫进了里屋。
把手洗干净擦干之后把那些工具用火烤一下,还有把那针线穿好放着。唐不染听后立马回答好,之后便照刘大夫的吩咐做好端到他的旁边备用。而刘大夫便把止血包从伤者的腿部拿开,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伤口随后便用针线开始慢慢缝合伤口。唐不染也在一旁帮忙把渗出的血迹都擦干净,以便刘大夫缝合伤口。就这样在两人的配合之下,伤者的伤口终于缝合好了,刘大夫在伤口缝合处撒上止血药,慢慢的伤口出血量越来越少很快便没有再继续出血。其它受伤的地方也一一上了药,刘大夫见刚刚缝针的地方血已经止住之后便用干净的布条,小心翼翼的帮伤者包扎了起来。
姑娘你去通知外面的家属,告诉他们血已经止住了需再观察一下,如果没事便可抬回家好心修养。等下你再进来,我有话问你。刘大夫对唐不染说道。
唐不染走出了里屋,医馆大堂的人都十分焦急。见有人出来等待在外的人赶紧询问:“血止住了吗?我爹没事了吧?没事了吧?”
各位放心,血已经止住伤患已经无大碍了。
没事了,感谢刘大夫啊!谢谢刘大夫救了我爹的性命啊!伤患的儿子激动的说着这些话。
试工的蓝兰早已结束了试工也一起在门外等着,见唐不染出来着急的询问:“小染,那人没事了吧!还有你应聘上学徒了没有?我已经应聘上杂工了,他们看我力气大杂活捣药都做的好。”
我就知道我家蓝兰最厉害的了,我还没呢!刚刚刘大夫都在忙,还没时间对我考核呢!现不跟你说了,不用担心蓝兰,我有把握你先在外面等我待我出来后在告诉你答案啊!
唐不染走进屋内,正想开口问刘大夫关于应聘学徒的事。刘大夫却先开口:“姑娘不必多说,我知道你的来意。我瞧着姑娘你是学医的一把好手,就留下来好好学吧!刚刚我要为伤者缝补伤口的时候,你好像没有感到惊讶,是不是在哪里看到过这种医治方法?”
不瞒刘大夫这种医治方法我在医书上看到过,不过刚刚我是第一次现场亲自看到这种医治。我听我爹爹说过虽然这种医治方法还没大大普及,但是也有个别医术高超的医者已经在实行这种医治方法了。所以,我想跟着刘大夫您学习这种医术,还恳请刘大夫您收我为徒吧!
姑娘你爹也是大夫吗?
我爹爹是位渔村的大夫,因为从小跟在他身边耳濡目染,本来以为自己对医术也是略懂一二了,刚刚看到刘大夫您医治患者才明白自己只是懂得医术的一点皮毛而已。刘大夫,你就收我为徒吧!我肯定会好好学的,为你分担医馆的事。
刘大夫听后沉默了一会便开口说道:“我可先告诉你,要是你做的不好就立马滚出我的医馆,我这医馆可是不养闲人的。你跟你的同伴都是外地的吧!刚好医馆的后院还有一间空房,在做学徒期间你们就先在此住下吧!”
好的,谢谢刘大夫!
还不快点叫师傅。
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好了,先去安顿下来,安顿好之后便来这帮我的忙吧!
就这样唐不染和蓝兰两人成功的应聘上信安堂的学徒和杂工,并暂时安顿了下来。她们在信安堂的时候,陈京墨主仆二人经常会来这找她们,一来二往几人的关系也日渐熟络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唐不染从刘大夫身上学到的医术越来越多,而刘大夫也对这位徒弟越加满意加上她好学不怕辛苦,因为唐不染是为学习医术而离家的,钦佩她的勇气也羡慕她年轻可以自由自在的行走各个地方。刘大夫也是位爱才之人便也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希望她带着自己的意愿走遍大千世界医治更多的人。
然而有一天,信安堂的主家高家派人来请刘大夫过府,说是府里有人染了风寒特叫刘大夫到府里诊治。
刘大夫听后便拿上自己的药箱,叫上自己的徒弟唐不染一起上了去高府的马车。在路上刘大夫嘱咐她,去到高府之后少说话多做事机灵一点,还有他们高府的家主是位性子偏冷、沉默寡言不喜吵闹。说起来那位家主倒是与你的性子刚好相反,你性子偏暖喜热闹、爱笑。不过他跟你有个共同点都是心地至善之人。
唐不染微笑着说:“师傅,我知道了。徒儿一定小心行事,会收敛自己的性子的。”
到了高府之后,一位老人家警惕的打量着唐不染。老刘,这位是谁?怎么之前没看过?
忘了介绍,这是我新收的徒弟,是个好孩子叫小染。是个学医的好苗子,来信安堂也有一段时日了,尽管放心。我刚听来请我的人说这次家主受的伤有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