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完事情的苏然并没有立即午休,而是满怀期待地跑到楼上,先与妹妹苏瑞聊起了学习情况,随后开始翻看自己从小到大珍藏的各种记录。这些记录如同时光的碎片,将她的记忆一点点拼凑起来。
当她翻到一家人的照片时,苏然笑得合不拢嘴。照片中的爸爸帅气潇洒,妈妈智慧温柔,妹妹漂亮可爱,弟弟则是一副调皮捣蛋的模样。唯独自己,苏然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有点奇怪,扭捏啥的。
还有那一片桔园,那硕果累累的枝头,那由孩子组成的巡视组,那一抹橙绿色,是他们三兄妹童年的回忆,是爸爸妈妈的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村里小孩艳羡的回忆。苏然被这波愉快的记忆深深地冲击,笑个不停。妹妹被她的笑声吸引,也好奇地凑过来一起看照片。
随后,苏然翻到了自己初中的相册、笔记和同学录。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和熟悉的字体印入眼帘,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她看到了那些曾经要好的同学们,与她们之间的故事顿时浮现在眼前。
照片上最左边,这个小名叫“嚢丽”(意思身材较小)的女孩,成绩并不突出,初中三年几乎没怎么长个,在班级里也没什么存在感。但苏然却时常帮助她,即便自己也是一个“困难户”。回想起那些日子,苏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左二的这个女孩是班级出了名的“奋姐”,她从小家庭条件不好,在家也不受宠,因此特别努力,目标非常明确。大学毕业后,她考到了中国邮政工作,曾多次让苏然帮忙办信用卡冲业绩,但都被苏然婉言拒绝了。现在想想,苏然觉得如果“奋姐”再开口,自己肯定会帮忙办一个,之后取消就是了。这种改变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让苏然更加懂得珍惜和体谅他人。
左三的这位同学是班级的“病户”,发育得比较早,也比其他孩子年长些,那时候就显得很成熟。她和左二是同一个村的,两人因为争夺班主任的宠爱而有点不对付。这位同学虽然成绩不突出,但却很得到了班主任的宠爱,因为她有特殊的病,没有人敢惹她。初中毕业后,她就出去工作了。前两年得知她生了两个女儿,跟着老公一起跑车,生活应该也还不错。
左五的小姐姐是一个抱养过来的孩子,养父母给予了她所有的宠爱。她很低调,有点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世。
这些照片中的小友,苏然除了左二家没去过,其他家都去过,还度过了好几个夜晚。有一次,她们几个人一晚上在左三家磕了两斤黑瓜子,事后听说左三家的妈妈都惊呆了。估计当天她妈妈拿回空空如也的器具,心里在想:你们这几个孩子是真不怕咸呀!
回想起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苏然感到既温馨又有趣,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怀念。
继续翻找,苏然找到了高中的日记本、照片和同学录等。在照片中,苏然的变化显而易见,留起了长发,柔顺地披在肩上,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增添了几分温柔。
苏然自小到初中都是短发,像个假小子。有一次周末,她赶着自行车走在路上,正在欣赏周边风景的时候,隔壁村路过的老太太凑过来说:“这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小伙子长的这么帅,长的真好!”
苏然听着这话又开心又失落,开心的是自己的外貌得到了认可,失落的是自己又被认成了男孩。她纳闷地想:“难道自己真的很男性化吗?”于是,她下定决心要留个长发,以证明自己的女孩身份。
现在苏然回想起那天的样子:穿着自己买的黑色牛仔褂、黑色裤子,外加一辆黑色自行车,也难怪人家老奶奶误会。
回到家后,苏然有些不满地向妈妈抱怨:“妈,你为什么总不给我留长发?”
妈妈耐心地解释道:“学生时代还是要以学业为重,长发不仅打理起来麻烦,还可能影响学习。而且,我们也不希望你过于看重外表,内在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苏然虽然认同妈妈的观点,但心中仍有些不甘,她觉得妈妈就是嫌麻烦,不愿意花时间给她梳头发。
然而,苏然也明白妈妈的苦心。妈妈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科学育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她能够专注于内在的成长,而不是过分追求外表。而且,妈妈每天忙于家务和工作,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帮她打理头发。那次之后,苏然决定自己留长发,毕竟现在自己长大了,也不需要妈妈帮忙了,妈妈也没有阻止。
高二那年,苏然的长发终于养了起来。她记得当时徐锐曾告诉她,他之所以喜欢她,就是因为她短发时走路风风火火,头发颠来颠去样子,显得特别可爱。
那时,苏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短发有多吸引人,但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那段时光也是自己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之一。如今,苏然不再介意别人对她的外表的看法,因为她知道真正的美丽来自于内心的自信和稳定。
高中时期对于苏然来说,确实是一个既灿烂又忧愁的阶段。那时的她,如同初绽的花朵,迎来了自己的青春期,也在这段时光里邂逅了一生的挚友——Qian。凌和Qian是她们给自己取的名字,在之后的岁月中,她们互称Qian、凌,一个英文一个中文,既登对又独特,就如同她们的友谊一样,深深地烙印在彼此的心中。
苏然的成绩并不突出,甚至需要通过艺术生的途径才能考取本科。而Qian比她出色,英语课代表,语文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其他科目也比她强,关键是身材高挑,还长的贼漂亮,毫不夸张的说全班的男生都是她的粉丝,苏然感觉大家都喜欢她,她走到哪里就会引来侧目。每次和她一起出去,苏然知道那种被人瞩目的感觉是因为Qian,所以她常常给男生传情书,传到她都吐了,传到她都不想传了。
在苏然的世界里,她一般是不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差的。如果有那也是老师没发现,或者自己潜力没被开发出来。所以,有时候她会和别人暗自较劲的,但对于Qian,她不是,她心悦诚服的承认自己不如她,也不去嫉妒她,因为她着实优秀,人也很善良,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嫉妒她。
不晓得是不是因为Qian的缘故,也有一小部分人喜欢苏然,当然和Qian比起来,简直不值得一提。
那会苏然只知道看脸,当时她喜欢一个非常喜欢Qian的男生,关键是Qian也很喜欢那个男生。所以苏然的高中注定是开心又苦涩的,直到大学苏然才向Qian坦白了。Qian责怪自己怎么一直没有发现,既心疼又觉得对不起苏然,两人哭作一团。
她则安慰Qian,自己已经不喜欢他了,因为自己已经找到新的喜欢的人了,也就是李思远,叫她不必难过也不必自责。而且,那时那样做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看见了Qian和那个男孩的情谊,自己的那份感情必定是无果的,为了不彼此尴尬,还不如深埋心底,好过三人一起难过。后来Qian真的和那个男孩结婚了,即便后来生活也不是很如意。
苏然还找到了自己和Qian的许多书信,纯真、质朴,字迹清晰漂亮。这些信大部分是高中留下的,因为高二下学期苏然为了考大学被家人找关系调到了一个更好的文科班,并开启了她的美术道路。
后来Qian总是感叹和遗憾,当时没有和苏然一起学美术,不然可以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可能现在也在一个城市,也有可能人生轨迹就不一样了。其实,Qian的艺术细胞是高于苏然,她要是学了肯定不会差,只是当时她没有极力和家里争取罢了!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总会后悔,总有遗憾!所以苏然特别珍惜这次的回归。
在苏然眼中Qian很优秀,自己也不差,所以在Qian面前她并不感到沮丧或自卑。相反,她为有这样一个出色的朋友而感到骄傲和欣慰。她们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欣赏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这种纯粹的情感让彼此都倍感珍惜。
那时候每个星期结束,她们都舍不得分开。Qian为了和苏然多走一段都不搭车了,苏然为了Qian,推着车改走更远的路。
每次到了那个必须分别的路口,她们总要在那边的草地上一起呆很久很久,一会坐着,一会躺着,一会走着,一会躺跑着,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总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干不的事。
上大学以后,她们还偶尔回到那个老地方,只是后来那里都被房子覆盖了,她们的青春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想到这里,苏然有点热泪欢迎了,她想念Qian了,十分想念。和徐锐那段难熬的时光,也是Qian最先知道,陪她走过了全程。
苏瑞问姐姐怎么一会哭一会笑的,苏然解释没什么,就是感慨。
苏然继续寻找成长的岁月的东西,却纳闷大学的东西呢?后来才猛然醒悟,现在才大二,大学还没结束,所以大学基本是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