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战山河 > 第462章 第四六二章 问鼎之战(9)

第462章 第四六二章 问鼎之战(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六二、问鼎之战(9)

陈寿平骑着战马一口气奔出富河城三里地,终于在快要转去断红崖的小路上追上了三雪。三雪听见他不紧不慢坠着的马蹄声,劲鞭一挥,赶着马儿快速往崖上跑。

等她一口气跑到崖顶,陈寿平也不声不响地跟了上来。

三雪跳下马,走到崖边的山石旁盘膝坐下,用袖子胡乱地擦了一把鬓边的热汗,被崖顶呼啸的厉风一吹,方才大帐中燃天的怒火也被吹灭了大半。

“你跟过来干什么?”三雪朝身后瞟了一眼,怒气冲冲地问。

陈寿平叹了口气,走到三雪身边,蹲下身,从怀里拿出她最初时相赠的帕子,替她擦了擦鬓边的汗,“傻姑娘,这不是回九则峰的路。”

三雪劈手夺下棉帕,使劲揉了揉,正打算撕,却见帕子上绣着的两只“鸳鸯”身上竟暖暖泛着金光,似点了满身的金鳞。

陈寿平皱起眉,认真地说,“从澜月火丘的粮库中缴了两盒烙铁时上色用的金粉,富河城不制铁,我就拿来用了。”

三雪绣活粗糙,两只戏水的鸳鸯绣的像两只呆头呆脑的胖鹌鹑,翅膀上乱七八糟缠着毛躁的线团,绣面纷乱,根本分不出正反,倒是点在线上的金墨熠熠地发着光。

三雪摸着自己绣的胖鸟,忍不住评价道,“确实是丑。”

陈寿平认真地点了点头,绷着一张脸,“那我想办法洗净。”

“不用了。”她将帕子塞回袖筒,偏头看着陈寿平,“你点金粉作甚?”

陈寿平随着她席地而坐,一板一眼地答道,“你第一次上战场时,穿的就是一身金甲。”

三雪一愣,“我不记得了,什么时候?”

“泽济三十年初秋,西沙黑水的四屏县外,我无意间救你那次。”

三雪这才想起来,他说的竟然是四年前自己带着鸿鹄的兄弟袭击小股敌军不利,被困西沙时,初遇陈寿平的那一战。

她搓着脚底的碎石,怒气未竭,“那次我扮的可是男装。”

陈寿平看了一眼她高高束起的发髻,沉默片刻,照实评价,“可哪次都不像。”

“……”三雪转头看向他,认真地问,“我教你一句话,你听不听?”

“你说。”

三雪摆正身体,教书先生一般轻晃着脑袋,拖起长音念叨,“人说眼执偏见,犹如在朝晖之下揣度阴雪。你明明连一片乌云都没见,又何必躲在屋檐下视人呢?”

陈寿平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头,“是老师的原话,他曾说与我和季卿听,季卿怕是又学给了你。”

三雪尴尬地咳了两声,佯装镇定,语重心长地说,“那既然是你老师的原话,你就该遵从师命。九则峰和断红崖一样,我们有能争擅战的匪,你们有枕戈待旦的兵,同样,我们有背叛寨门的万八千,你们也有反杀同盟的穆争鸣,人心都有正反两面,大将军,放眼青山,山明海阔啊。”

此刻的陈寿平就像是个被老师训斥后幡然悔悟、正认错罚站的乖学生。三雪顿觉好笑,又问,“记住了没?”

陈寿平忙虚心地说,“英雄不问出身,我记住了……对不起,是我的错。”

三雪心里蓦地一松,从初遇至今,这还是陈寿平头一次低头认错,不经意间,她眼底剩余的那点火屑也被微风吹散了。

陈寿平不善辞令,只能攥紧她的手腕,生怕她再跑了似的,木讷地问,“还气吗?”

三雪笑着摇了摇头。

“那还回山吗?”

三雪站起来,拍了拍身后的土,走过去牵起自己的马,无奈地说,“兵都借给林竟了,就算要打,我也没兵了。”

陈寿平在她身后点头一笑。

“对了,林竟所说是不是真的?”三雪翻身上马,问话没过脑子。

陈寿平动作微滞,从容不迫地答道,“是真的。明日一早林竟携辎重回富河大营,待一切就绪,伦州的战鼓就响了。”

三雪不自觉振奋起来,“定了先打伦州?”

“是。”陈寿平将马鞭打了个扣结,牢牢地固在马鞍下,“林竟负责对抗杨辉的饮血营,不给他们增兵云州留下空档。此计是险中求胜,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更不好在万事完备之前与先遣军明说,便只能暂且按下不表。”他走到三雪马前,笑着说,“你下回要听,就留在帐内大大方方地听,偷听军情是要被问罪的。”

“啊……”三雪张着嘴,哑口无言。

陈寿平未想她难堪,忙朝她递出手,“可以么?”

还没等三雪反应过来,陈寿平利落地翻上马背,从背后搂住她,“阿雪。”

三雪脸一红,回头看着他。

“还记得当年你送马镖来军营时,与我说的第一句话吗?”

三雪忆道,“‘你要的战马都在这了,请大将军过目。’”

“第二句。”

“‘我和马都不走了,我也要留下来打仗。’”

“第三句。”

“‘你欠我鸿鹄一个人情,不能不应。’”

陈寿平边催马下山,边犀利地问,“这句话是不是他教的?”

三雪见实在瞒不过去,只好坦白,“临出山前二爷教的,他说若你不肯留我,便让我跟你说这句话,他说你是守信之人,定然不会拒绝。”

陈寿平无奈一笑。

“你笑什么?”

“九则峰赠马的人情,我早在七年前就还了。”

“什么?”

陈寿平缓道,“那一年隆冬,断崖石头房边,我答应季卿,带走靳王。我答应,我会赌上自己的性命,保王爷周全,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他。那之后的六年,我带王爷南征北战,都是为了履行对石头房主人的承诺。”

三雪眼光凝固,不解地问,“既然你已还了人情,为什么还答应留下我?”

“我答应留下你,不是因为那人一句话,全因为私心。”

三雪竟像是哑了一样,睁大了眼睛。

“后来真见你上了战场,发现你御敌的英姿和绝妙的枪法,绝对不输任何一名男儿。我才明白,季卿答应你留在军营,也不全因儿女私情。”陈寿平将臂护上的金甲拆下,牢牢地绑在三雪的腕上,“父亲生前曾告诫我,铁甲无分男女,只断忠奸。他还笑说,若我真能讨一个女将军回家,那才是我陈家祖上积德。你说你从没碰过‘金衫’,可世间女子姹紫嫣红,哪有你这身戎装好看。阿雪,嫁我吗?”

三雪脑子一懵,做梦似的点了点头。

英武的将军厉兵秣马,驰骋沙场,那是她梦里能见的样子。

初遇那年四屏秋水,布了满天红霞。

二爷说,要娶鸿鹄的女子,无论身家,都是要入赘的。

他陈寿平三代将门,臂护的金甲上刻着陈家的族藤,如今被刀锋一划,将鸿鹄拜山令上的云纹清晰地叠在了上头。

从此抬眼青山,山明海阔,陈大将军的骨血里既然同样烙上了“匪”印,便再不敢偏见识人。

“那个……帕子能还我吗?”

三雪攥紧棉帕,“胖鸟太丑,回头我绣个新的。”

陈寿平板板正正地摇起头,“绣活不适合你,金粉值钱,我凑活用。”

三雪被他这话噎得嗓子眼疼,总觉自己答应得飞快,是不是便宜了这不懂风情的榆木疙瘩。

两人下了山崖,快马回到富河军营。

当晚,陈寿平便按照林竟所言,将所有参将召来营帐,与他一起,苦口婆心地分析了一整晚战局。

次日清晨,“甲”字号仓储将运往富河平原的战粮备好,足足装了二十车。陈寿平专门派出了监粮官和近千名护卫,由林竟领兵,押运着粮草回富河大营。

送行的路上,陈寿平亲授军衔,将刻有镇北大营的明光甲递到了林竟手中。有陈大将军亲自盖印承认的军衔,当年递到丁奎面前那张被二爷盖了假印的任命文书便彻底不作数了,丁老头要是知道他林竟真穿着一身明晃晃的战甲回城,估计能抱着他哭起来。

深知此甲来之不易,林竟抱着它在原地站了许久,才缓过神来。

陈寿平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说,“林总兵,战后回到幽州,我请你喝酒。”

林竟翻身上马,不怀好意地瞧了三雪一眼,调侃道,“是喜酒吗?”

“林竟,我揍你啊!”三雪扬鞭追去。

三匹战马狂奔于荒野,烈风如刃,卷起息息泥草香。

三日后,鸣战鼓。

林竟领三十万大军直逼伦州蛇尾河,意欲压兵杨辉的饮血营,不给他任何出兵增援云州的机会。

又两日,澜月城开战。胡立深带先遣军第一次阻萧图所押辎粮于火丘塔下,拦住了想行径水路、秘密进入云中腹地的萧家军。

同时间,陈寿平派兵十万,分三股,分别封堵了所有可能进入云中的山路和水路,将运粮去云州的萧图大军彻底阻截在了云州碑界外百里。

九渡青山由云台相连,由靳王亲自领兵搭起的烽火台燃起狼烟,从战鼓敲响那日,再也没有熄灭过。

整整十天过去,北境三个战圈中,伦州和澜月的战局已交战至白热,独独云州战圈迟迟未动。

十日后清晨,静若悬河的云州城竟传出了一个诛心的噩耗——

烈衣被擒。

镇北军营所有人心沉谷底,三雪率先炸裂,抄起红缨枪就要往城外冲,被几名守卫拦下,最后被陈寿平带回了军帐。

“怎么办?云州战圈还没开打,二爷就被抓了!”三雪急得全身发抖,抱着头,情绪崩溃。

陈寿平按住她的话,快速问信兵,“牧人谷方面有消息吗?”

信兵忙道,“还没有。但是这条消息是三日前放出的,咱们能收到,牧人谷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了。”

陈寿平朝信兵摆了摆手,“再探云州动向,有什么情况,立刻来报!”

“是!”

三雪声音打颤,“老六已经知道了是不是?”

陈寿平的神色不比她好到哪去,但多年来在军中的磨砺,让他养成了遇事不慌的沉稳性子。“富河较之牧人谷,离云州更远,萧人海放出这条消息,明明是有意动摇靳王的军心。”

三雪的脸色更显苍白,“那怎么办?攻城战最忌首将军心紊乱,我听四哥说,当年幽州兵变,就是因为老六被困回头岭生死未卜,迟迟未有战报传来,二爷强撑了半个月,险些没撑住。如今他二人位置对调,老六撑得住吗?”

陈寿平扶住她发抖的肩膀,轻声问,“你是担心他感情用事,冲动冒进?”

三雪眼皮发胀,手指拧搅在一起,“若换作是你,你不会吗?”

陈寿平深深吸气,沉甸甸的呼吸声震得三雪耳尖发烫。

“若是我,我撑不了。”三雪眸中闪光,脱口而出问,“应安,我们增兵吗?”

“……”陈寿平背脊僵硬,一时也难以抉择。

“若老六他们攻到城下,萧人海以人命威胁,那不是跟十年前望月楼那战一样了么?”

陈寿平无言以对。

这原本就是所有人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如今整个北境战火纷飞,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悄无声息的云州城。然而此刻烈衣深陷云州,境况未知,牧人谷作为三个“战圈”的“战心”,若不能紧随最外两圈联动,那么正在中、外圈奋勇杀敌的将士将会如同猝然间断了马锁的车舆,将在没有马儿牵引的急奔中撞得粉身碎骨。

烈衣一人的安危,不仅牵动着北境三个战圈间的成败,还与牧人谷靳王军攻城的决策息息相关。

更重要的是,他是烈家如今唯一的血脉了……

“你别担心。三日内,若牧人谷还无战信传来,我便亲自领兵,前往援战。”陈寿平承诺道。

三雪听他声音发颤,忍不住说,“你不是说……”

陈寿平握紧剑柄,心里揪成一团,“他是我师弟,是这世间除你之外,我唯一挂念的亲人了。”

自从昨夜收到云州城内传出的消息,牧人谷大营噤若寒蝉,连蚊子的叫声都显得扰闹。众参将谁也没吃熊心豹子胆,胆敢跑去中军帐询问是否更改攻城对策,便只能退而求其次,跑到祝龙和李世温那打探口风。

李世温初登将位,虽然还未能事无巨细地体察制兵的方方面面,却只一点做到了明令禁止——收紧口风。于是中锋将士自上至下,以李世温示戒,均三缄其口,无一人敢置喙那条足以震荡三军的噩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