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是叫张杨?”凌冬并不意外。
“对!”戴淼淼点头,顺带把床帘拉开了一点,“我晚上出去吃饭,回来看见宿舍楼下站着个又高又帅的男的,就多看了两眼,然后,我说这不是我们院大三的学弟张杨嘛。”
“他很有名吗?怎么连你都认识。”
不怪凌冬有此一问,戴淼淼到现在连一个班的人和名字都对不上号。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大三出国不在学校,张杨有一回打球摔了腿,坐了一学期的轮椅。你想,坐轮椅上课,想不让人注意到都难。而且,他是大二从计算机那边转过来的。”
“这样。”凌冬神色平静。
“我就上前打了个招呼,问他在这等谁呢?他就害羞地说他过来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你。我说你今天去和朋友唱K去了,他就挠挠头走了。”戴淼淼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凌冬脸上波澜不惊,“知道了,谢谢你的转述。”
戴淼淼:“诶不是,这摆明了就是想追你,你怎么这么平静?”
“不然我该怎么着,激动得半夜不睡觉?”凌冬顺势反问。
戴淼淼瞪着眼睛,“你是石头做的吗凌冬,你的心长到哪里去了!一般人至少会激动一下吧。而且你竟然没跟我分享你和学弟这一段!”
凌冬淡淡笑了下,“我以为他就是一时起意,就没跟你说。而且年轻人图新鲜,也许过两天他就忘了我这号人物了。睡觉吧淼淼,我明天再和他聊一下。”
戴淼淼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用力把床帘拉上,“睡吧睡吧!”
第二天早上。
凌冬起床洗漱完背着包打算去食堂吃碗馄饨再去图书馆。
馄饨太烫,等待放凉的时间,她给张杨发了条微信。
【学弟,听说你昨天在宿舍楼下等我?】
消息是秒回的,【嗯,不过我去得不巧,你不在。】
凌冬叹了口气,打下一行字:【学弟,我想我上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不必在我身上花时间。】
张杨那边隔了很久,才回复道:【凌冬,西江一中高三9班学习委员。】
凌冬愣了下,【你也是西江一中的?】
张杨:【是。】
凌冬放下手机,拿勺子盛起一颗馄饨,在西江一中的那段记忆里反复搜索张杨这个名字。
没有结果。
也许只是在学校里碰见过。
张杨很快又发了条消息过来:【中午要不要一起在四食堂吃个饭?新开档口的白切鸡饭不错。】
凌冬想了下,也好,正好跟他再说清楚一点。
【好,1点吧,那会儿食堂人少。】
一上午都埋在中英文文献堆里。
凌冬站起来揉了揉有点僵硬的肩膀,如约去了四食堂。
没想到人还是不少。
估计是新开的档口,大家都还很有新鲜劲。
凌冬站在队伍里,张杨站在她身后,两人的距离拉得比寻常排队的间隔要宽。
一开始两人都没说话。
“你是高二几班的?”凌冬先打破沉默。
“10班。”张杨笑着回答。
“那跟我们是一个物理老师?”凌冬说,“我记得杜姐也教你们的物理。”
“对,杜姐,唉,没见过她那么凶的老师,你被她罚过抄题没有?”张杨还是笑。
“嗯,罚过,有一次我一道力学分析没做对,她让我抄了20遍。”回想起当时抄题抄得手软的经历,凌冬还心有戚戚。
“我也被罚过,不过不是抄20遍,是50遍。”张杨张开手比了个“5”。
凌冬:“那么多,你是只有题做错了吗?”
她的印象里,杜姐虽然爱让人抄题,但并不会离谱到让人抄写50遍。
张杨不好意思地笑,“上课睡着了,说梦话骂她心黑呢。”
凌冬闻言笑了,“那你该。”
“你看,我们就这样说说话也挺好的。”张杨看着凌冬,真诚地说:“其实男女之间,不一定要做男女朋友,我是对你有好感,但不是你想得那样,我只是想跟你交个朋友,就是这样。”
凌冬迎上张杨的视线,一时有些窘迫,那之前,是她误会了?
仔细想想,张杨也只是加了她微信,请她喝了咖啡,又在宿舍楼下等了她两回而已。
虽然还是隐约觉得不对劲,但看见对方这么坦诚大方,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免得显得自己自作多情。
“好啊,那你以后别在宿舍楼下等我了,现在已经是科技时代了,有什么事我们微信联系。”凌冬玩笑着回应。
“这顿就学姐我来请吧。”凌冬点完餐,站在张杨旁边替他刷了卡。
张杨没拒绝,客气道:“那下回我请客。”
两人转身去找位置坐下时,凌冬余光瞥见了隔壁档口陈勉的身影。
她以为自己眼花了。
没想到陈勉先开口叫住了她,“凌冬。”
陈勉端着一盘黄瓜虾仁饭走过来,先看了一眼凌冬,紧接着视线落到一旁的张杨身上,“这位是?”
“他是我们大三的学弟,张杨。”凌冬率先开口介绍,“这位是我们的学长陈勉,也是《英文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的助教,你也见过的。”
第二句话她是对着张杨说的。
“学长好。”张杨礼貌道。
“嗯。”陈勉神色冷淡,视线重新回到凌冬身上,“怎么最关键的身份没介绍?”
凌冬一脸不知所措。
难不成他认识张杨,知道两人也是高中校友,要让她介绍一下?
确实有可能。
她看向张杨,微微笑着介绍道:“其实助教也是我们的高中校友。”
怎么称呼又变成助教了?
陈勉心情不爽,“你以前叫我什么?”
凌冬脱口而出:“陈勉哥。”
没等凌冬接着往下说,陈勉便开口说:“你好,陈勉,凌冬的哥哥。”
凌冬听到他自作主张的自我介绍,胸口忍不住涌上一阵酸涩。
在陈勉眼中,他把自己当妹妹看待,永远也不会有别的可能。
张杨疑惑道:“可是你姓陈,她姓凌,是分别跟爸妈姓吗?”
“不是。”凌冬和陈勉异口同声,但都没作别的解释。
张杨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的问题不合适,毕竟,这可能涉及人家的家庭隐私。
场面正尴尬的时候,一个戴眼镜的小个子男生喊住了陈勉。
“你怎么不去找位置坐?”他怪道,随即注意到对面的两人。
“诶,凌师妹,张师弟,好巧。”
来人是郑行言,今年博一,是胡云教授的学生,因为凌冬跟着胡云教授做课题,开学后见过两面,所以彼此认识,和张杨则是打球认识的。
凌冬和张杨两人也向他回了声好。
“你们也认识?”郑行言拍了下陈勉的肩膀,询问道。
陈勉点了下头。
郑行言:“那正好,我们四个一起吃。”
四人便找了空位坐下。
“陈勉,你大论文写得怎么样了?”郑行言取下眼镜哈了口气,用纸擦了两下。
陈勉淡定道:“计划之中。”
“唉,当初本科同届,现在我还在博一,你却要毕业了。上天不公啊。”郑行言感叹两句后看着对面的凌冬,“凌师妹以后打算读研吧,快点来沾沾你陈勉师哥的灵气,争取跟他一样,26岁就拿到博士学位。”
凌冬温和地笑道:“我能跟郑师兄你一样就好。胡教授总夸你学术基本功扎实,理论学得好。”
郑行言听她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刚刚和陈勉说话的时候他就像是在开玩笑,但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一丝嫉妒的。做了科研就知道,有的人就是更有天赋,更适合吃这碗饭,以往听大家聊起一些学术天才,他不过是一笑了之。
可当身边出现一位各方面都碾压你的人,这个人还跟你是同届时,那滋味就不好受了。不过也不能太过分纠结,不然只能把自己的路走窄。
比如他们组的李学成。
郑行言摆摆手,谦虚道:“别,师妹,你以后肯定比我强。”
食堂档口的取餐提醒响个不停。
郑行言拉开椅子站起身,“哟,我的牛肉面好了,我去取。”
张杨见状,对凌冬说:“我估计我们的餐也好了,我去看看。”
“谢谢。”凌冬冲他道完谢,从包里翻出湿纸巾擦桌子。
“男朋友?”陈勉语无波澜,眸子里也看不出什么情绪。
凌冬擦桌子的手停了停,知道他是在问张杨,便温声道:“不是。”
陈勉接着问:“暧昧对象?”
饶是凌冬脾气再好,也架不住他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她摇摇头,“不是,陈勉哥,你平时这么八卦吗?”
陈勉无所谓道:“你叫我一声哥,我总得给你把把关吧。”
凌冬被他的话一刺,心里又痛又苦,语气变得不好,“要你管?”
说完她又懊恼自己说话太冲。
好像一遇上陈勉,她说话就不太过脑子。
陈勉被她噎得说不出话。
一时安静。
好在郑行言很快就回来了。
郑行言见这两人互相不看对方,也不说话,觉得两人可能是不熟。
他问陈勉,“你怎么认识凌师妹的?”
陈勉掀开眼皮看了郑行言一眼,说:“在家里认识的。”
“家里认识?”郑行言奇怪。
“我跟他妹妹是好朋友,高中的时候去她家里玩认识的。”凌冬应道。
郑行言搅了几下牛肉拌面,难怪不熟,估计在人凌冬看来,两人都有代沟了。
他呵呵笑着说:“那你跟陈勉挺有缘哈,同一所大学还同一个专业。”
陈勉皱眉瞧了郑行言一眼,这人几年不见,话变多了。
“来了。”取餐回来的张杨将一碗白切鸡饭搁到凌冬面前。
凌冬冲他笑了下,“谢谢。”
四人开始埋头吃饭,不时闲扯几句科研和论文的事。
吃完饭,张杨因为还有课先离开了。
“我回宿舍了。”凌冬在食堂门口扫了一辆共享单车。
“嗯,师妹再见!”郑行言冲她挥手。
陈勉面无表情,冷冰冰地说了句“再见”了事。
凌冬骑上自行车,脑子乱成了一锅粥。
她想起吃饭时,陈勉眼神不善地盯着她和张杨碗里的饭,想起自己那句“要你管”,想起陈勉说自己是她的哥,还要给他的交往对象把关……
连浑身的骨头都不舒服。
正想着,一辆电动车从转弯处飞速而来,凌冬来不及刹车,只能紧急拐了个弯,摔在了路边的步行道上。
如果只是这么平地一摔,顶多膝盖和手臂青一块,破点皮而已。
但前两天这里刚施过工,一只被遗落在地的钉子直接扎进了她的小腿。
痛得她闷哼出声,额头冒出细细密密的汗。
路边有同学围了过来,询问她是否有事,
那个骑电动车的男同学也吓坏了,赶紧撂下电动车过来扶她。
凌冬正准备伸出手搭一下对方的肩,好借力站起来。
没料到有人推开了眼前的男同学,“你在校内电动车还骑那么快?赶着去投胎啊!”